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大会新闻


刘玉岭委员疾呼创造力教育课程要推向更多大学


 
   “美国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在大学开设创造力教育课程,而我们直到现在还少有这方面的授课内容,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任玉岭委员在小组中发出这样的疾呼。 

  刘玉岭说,科学研究表明,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循的,学习和训练会使人们创造力获得迅速提高,创造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创造力培训教育首先在日本、美国兴起,上世纪60年代美国已经在各所大学普及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许多大公司和政府、军队也争先恐后地开设了名目繁多的创造力训练课程。 

  这样课程真的有实际效果吗?记者有些将信将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进行创造力训练后研究发现,经过训练的员工提出的专利申请数是未训练者的3倍,因此通用公司规定没有经过训练的技术人员不能上岗。”刘玉岭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但是反观我国的教育体制,年复一年的考试、升学,把学生推向应试教育的深渊。近年来提倡素质教育后,又苦于没有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甚至绝大多数老师都不明白创造力教育为何物,创新素质教育仍然流于口号和形式。 

  “其实创造力教育并不难。”刘玉岭以他所在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研究所为例说,“我们专门编写了《实用发明创造学》教材,作为校内必修课,对学生进行约40课时的创造力教育培训,经过美普斯顿公司的测验方法测试,创造能力提高3-4倍,与美、日相当,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刘玉岭委员对他所倡导的创造力教育信心十足,因此他希望把创造力教育课程推向更多的大学,尤其是工科类院校,并建议相关部门对高校现有教学方法和体制作出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创造力教育。 

  “首先要培养创造性的教师队伍,对他们进行发明方法、发明规律的培养;其次是改革现有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学制放宽到5年,鼓励学生到企业去做研究课题,而不是在学校或实验室;第三是建议工科院校与相关企业联合办学,并建立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岗位互动的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