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高层论坛


许嘉璐:中国的民办教育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中国的民办教育,除了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吸纳了资金、培养了人才,同时它也为正在进入困境的中国教育走出了一条新路。民办教育的兴与衰关系到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兴与衰,关系到十一五规划能不能圆满完成,关系到2020年能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关系到中国能不能在较长时期内平稳快速发展。归结起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不能实现和什么时候实现。

    但是,中国的民办教育已经到了一个兴衰的关键时期。未来的五年,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民办教育能够通过自身的改革,借助国家的科学发展,在五年之内在民办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上有巨大的深化和延伸拓展,民办教育就有可能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如果在未来五年内依然徘徊,那么中国的民办教育可能就没有希望了。换言之,我对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形势不是很乐观,但是我又觉得很有希望。不是很乐观,我是透过表面繁荣的景象看到它内在的危机。我又抱有很大的希望或信心,因为:一是党中央要求全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地深化改革,方针非常正确而有力;二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极为强烈和迫切的;三是中国的民办教育经过二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经验教训的积累,民办教育举办者、工作者、研究者都在思考中国的民办教育怎么办。而且这种思考,从进入新世纪之后开始出现了从自己所举办的教育机构扩展到对一个地区的甚至全国的民办教育的宏观思考,从自己的体验与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接触中开始的感性思考,已经进展到对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及民办教育发展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人才环境的理性思考;四是民办教育已经积累了一批热心民办教育的教师、研究人员。关键是抓紧时机,只忧虑不行动,行动而举措不科学,仍然是不行的。

    民办教育需要进一步扩张。一方面要启发引导,让更多地企业家等社会力量能够真正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需要更开放更深化地改革。比如,国外的资金怎么引入进来,金融系统怎么支持民办教育,等等。

    民办教育的发展必须有理论的积累和指导。这里所说的理论,既包括基础理论,也包括应用基础理论。但是教育本身是社会的,单靠思辨是不行的。理论研究必须立足于实践,必须通过实践的积累。

    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民办教育协会。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政府职能进一步转换和政事脱钩之后,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其雏形就是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以及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协会可以采取会员制,下设研究所或研究院,有评估和类似督导的工作,还可以办一些实验性的、有收益的实体。

    成立这个学会恐怕需要两个支点,那就是北京和上海。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中心大城市把先进的经济模式和文化理念向中小城市辐射,而中小城市又向周边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这是一个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只要抓住北京和上海搞好这项工作,紧接着华东、西南等地区就可以跟上来了,就好办了。

    民办教育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关键在于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和政府行政行为的引导,关键在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成立民间协会虽然也是为了促进改革,但在改革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从本质上说,研究机构也属于第三方中介组织,我们可以研究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改革以及利益分配、如何健全法律法规、如何进行体制改革等问题,研究结果可以供中央和地方政府参考,作为政府决策的咨询意见,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