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当代世界文明社会的一种先进理念,而且正在成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是个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资源占有量上看又是一个资源不富裕的国家。因此,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展循环经济、厉行节约势在必行。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人数众多,每年对教材的需求量十分惊人。然而,长期以来,这些大量印制精美、价格很贵的教材绝大多数是一次性使用消费,成为废品。这不但是学生家长和国家的一笔巨大的开支,而且耗费了大量的纸张材料,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全部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课本费是国家和地方的一项巨额开支,严格采取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措施,既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补作他用又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规定》,要求中小学教材必须循环使用,责任落实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并由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对旧课本的回收、定价、补偿,对教材的出版、发行、管理等。
二、制定出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奖惩办法》,对当事的学生、学校、教材发行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责任、义务、利益、奖惩等都要做出相应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三、经过一段实践,待条件成熟时,在全国推行教材循环使用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