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发布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的国家统一学科分类标准,为我国的学科分类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3年过去了,学科发展、国际国内学术研究和现实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亟待对学科分类修改完善以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在现行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中,一级学科“民族学”下,有七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蒙古学”和“藏学”,但没有有关新疆民族问题研究的二级学科,我们认为应该增加此项,给其应有的地位。
案据:从政治和战略方面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总人口约20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60%。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47个民族成份,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满族、乌兹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主体民族。新疆是中国本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基地,与中亚南亚8国接壤,守卫着祖国长达5600公里国境线,是我国陆地边境线最长,与邻国交界最多的省区。新疆的许多民族都是跨国民族。新疆的稳定关系着国家的稳定。新疆问题关乎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大局,其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亚于台湾问题,更不亚于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之敏感、复杂和影响不容乐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东部台湾问题和西部新疆问题等遏制中国,让你顾东顾不了西,顾头顾不了尾。“东突”、“疆独”分子频繁活动、制造麻烦,企图使新疆问题国际化,美国等西方国家也出于遏制中国的目的考虑加紧勾结、里应外合。新疆问题的复杂程度、严峻程度、不确定程度、对国家的危害程度等都大大超过西藏问题。新疆周边国家主要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贫穷、战乱、暴力恐怖、宗教狂热等是这些地区的基本写照,这也给新疆带来极大威胁。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已经成为影响21世纪国际局势的重要区域之一。边疆不稳,内陆不安,国家不宁!
从学术上看,藏学和蒙古学都涉及边疆民族地区问题研究且不限于单一民族,藏学和蒙古学在学科分类中有其位置,新疆民族问题研究作为二级学科理应也有其应有的学术地位和价值,不应被长期忽视和漠视。目前,我国有一大批专家学者从事新疆民族问题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但是,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中长期找不到其相应的学科定位,这不利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面快速发展和繁荣。
解决问题的方案:建议尽快修改完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的国家统一学科分类标准,在一级学科“民族学”学科下增加二级学科“新疆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