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民进中央提案发言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的建议(提案)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提高民族学校教育水平,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远程教育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民进在对我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调研中看到,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在资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较低。在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的普及率还很低,远程教育硬件设备配套不全且档次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推广进程。如,宁夏许多学校没有配置配套的大型投影仪,远程教育成了用电视机放VCD,教学效果较差。云南2004 年中小学有计算机6.6 万台,人机比为101:1(全国36:1),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全省只有110 所中小学校建有校园网,且基本集中在城镇学校。

    2.教育资源不足,优质资源相当匮乏。适合中小学不同需要的文字、音像光盘和网络教学资源,尤其是适合各少数民族及利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资源更是奇缺,远远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需要。

    3.语言障碍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双语教学,学生因汉语基础较差,无法正确地理解和掌握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及所传授的知识。而中央电大的VBI教学信息、“直播课堂”全是汉语信息,在“三级平台”中民语教学信息空白,造成远程教学与学习者脱钩。学生对“天网”、“地网”中的资源看不懂、理解不透,以致网上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使学习者失去积极性。

    4.专任教师奇缺,信息技术能力偏低。多数教师缺乏远程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及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力薄弱。这是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难以普及,开课率很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5.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了学生的受教育机会。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卫星和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远程教育正在向多媒体、交互式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参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校和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基本技能。少数民族地区因电力设施和资源的不健全,尚不能保证对信息网络建设的需求。如一些地区因电力不足,一天只保证通电几个小时。学校一方面因无力支付电费等运行经费,造成设备闲置率较高;另一方面又因主管人员大部分不是专业人员,设备使用、维修能力差,导致远程教育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资源难以应用。对许多尚未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又真正需要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却因无力承担最基本的经费,如电费、上网费等等,因此失去了学习机会。

    6.在网络建设中强调投入、忽视应用。关键性应用软件的配制和资源中心建设滞后,忽略对于教师和学生运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能力的培养,以致学校有了先进的电教设备,却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学习模式。 

    建议:

    1.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领导重视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根本所在。认识到位体现在措施得力上。

    一是实事求是制定发展规划。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办法。确定“现代教育模式、软件应用、网络硬件”三层次的校园网标准,把教育软件和资源库的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的重点。在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可采取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卫星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为主的远程教育。而在没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普及率比较高的邮寄函授、卫星广播电视等为主的远程教育。并把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纳入远程网络教育体系。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把提高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工作的标准。

    二是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运转专项资金投入机制,并纳入县以上各级财政专项预算。在项目实施期之内,应有常规性经费支持;项目实施结束后,应逐年增加用于维护、运营、管理、维修及师资培训等的持续投入经费。并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倾斜,为初中配齐多媒体教室,为中心校和完小配备卫星教学收视系统,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多元投资,支持一些质量较高的非盈利性的网站参与到义务教育信息服务工作上来,做好义务教育网站的监督和引导管理工作。

    2.注重民族特点,着重开发地方性教学软件。本着“必需、够用、经济”的原则,以易使用和方便自学为出发点,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各种语种的民族语言文字教学课件和资源库,设计与制作适于少数民族学习者的优秀课程资料。以双语教学为突破口,借鉴内地省市的优秀课件,采取“拿来”、“加工”和自制相结合的办法,以翻译制作等形式,丰富远程教育资源。并因材施教,针对受教育者的不同程度,设计制作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教学课件,供学校和老师自主选择。同时,开发建设民族教育网站。

    因地制宜地发挥不同媒体的功能:在文字资源建设中注重实际应用,多增加案例教学;并加强与之配套的音像光盘资源建设。发挥卫星电视的优势,实现光盘音像学习资源的模块化、功能化,增强其交互功能和导学功能;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以网络教学资源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优化处理对各种媒体的选择和组合,达到资源互补,努力发挥最佳的总体教学效果。

    3.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适应远程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1)在培训实施主体上应多元化。由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分别组织对教师的培训;(2)在培训制度、管理体系上,各培训实施主体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和管理体系,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3)在培训内容上,理论学习与技术培训并重。既重视教师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信息处理和整合以及教研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观念及思想的培训;(4)在培训方法上,采取结合实际、分层推进的策略,以满足参训个体的需要。即依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自身情况,学校将教师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分类指导,促其提高。还应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同时,应尽快引进专业教师和技术管理人才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