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6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周洪宇 > 提案、议案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我刚刚在博客上挂出个人2006年度议案目录,就有人点评“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不太可能”。

     “不太可能!”“完全不可能!”“空想!脱离实际!”“书生之见!”等等,等等。这些话我三年前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上正式提出“关于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时就听到了,我没有在意。我相信说这些话的人,并不是在挖苦、讽刺我,只是不太理解和有点怀疑罢了。他们和我内心其实都是唯愿如此的。

       当时,公开认同和支持我的观点的人,可以说几乎寥寥无几。但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三年来不管压力来自何方,压力有多大,我都没有改变。我继续在各种公开场合、各大报刊媒体倡导“义务教育应免费,免费应自农村始”。

      我坚信,我的建议顺应时代趋势,适应人民需要,符合国际潮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统计数字作依据,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会成为国家的政策。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没有错。

      对下面的这个建议,我仍然持原来的态度。还是那句老话,只要坚持该坚持的,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建议

      2006年2月25日,倍受关注的《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草案对义务教育法作出部分修改和补充,涉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源配置、学校安全、教育收费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问题尤为引人关注。草案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提出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规定对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得收取学费,并逐步免收杂费。同时规定向学生发放教科书以外的其他书籍、资料,不得收费等等。草案还规定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预算向农村学校和城区薄弱学校倾斜。草案的修订,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义务教育全免费[即免学费、杂费、教科书费,补助贫困生伙食费,本人将之简称为“三免一补”]的憧憬。

       此前,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当年起,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即“两免一补”。这意味着中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约1400万农村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将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全免费义务教育,并到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免费义务教育开始正式起步。2005年11月10日,教育部负责人在答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在拟定的“十一五”规划中,2010年农村地区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2015年全国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005年11月28日和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和接受法国《费加罗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6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这对今后各地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推动。然而,仔细品位,就会发现教育部负责人的观点与温总理的表态是有所出入的。

       本人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如果按照温总理的说法,从2006年开始,中国将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那么,我国义务教育全免费应有新时间表,中央的步子应该而且也能够更快一点,即到2007年左右在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到2010年左右开始实施包括城市在内的全国范围内的免费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全免费。

一、提前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倡导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免费问题近几年一直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从政府部门、两会代表、新闻媒体到学者专家、普通民众,都对此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时值义务教育法修改在热烈讨论,并在2006年2月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关键时刻,有必要以此为契机,推进义务教育全免费制度的实施。

      从1986年中国颁布义务教育法起,中国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已近20年。但20年光阴,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虽有所改善,但却一直走不出“贫困”的阴影,改善还非常有限,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实施全面的免费教育。义务教育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是每个社会成员均须接受的基本教育,是国家的责任,教育经费必须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公民有义务把学龄子女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政府更有义务担负义务教育的全部费用。

     政府没有加大教育投入,没有实行全免费义务教育,最直接的后果是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义务教育的实施得不到经费保障,学生因为贫困失学,学校乱收费现象严重,学校容易通过乱收费将之转嫁到学生家庭身上,使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人口素质得不到迅速提高。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在2006年2月23日首次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中指出:全国尚有113个县(区)的小学、142个县(区)的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零。教育财政拨款为零的县(区),85%以上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主任郑富芝介绍,预算内公用经费为零超过10个县以上的省有5个,分别是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和广西。郑富芝同时指出:“乱收费的根源在于政府的投入严重不足。” [1]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王瑞璞在2005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现在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农村辍学率要求不到3%,但根据他的调查,现在真实的辍学率已经达到7%。情况表明,在中国农村,教育经费所占家庭支出的比重非常高。王瑞璞说:“好多农民已经是脱贫了,但是一旦一个孩子考上了中学,特别是上了大学,基本上又重新返贫。”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农民一年实际可支配的现金收入大概是2000元,在农村供一个中学生一年大概要800元,两个学生就是1600元,大多数农民是无论如何也负担不起的。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学家汤敏表示,现在应该考虑将义务教育逐步过渡到全部由政府承担了。汤敏认为,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相当于是通过减少农民支出而增加收入。以每年农民可减少100亿—400亿教育负担来计算,等同于增加农民平均收入0.5到2个百分点,其效果不亚于减免农业税。

      从国际上看,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说,全球190多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除了发达国家以外,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从可能性分析,中国完全具备这样的国力与财政能力。 [2]

       因此,尽快实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而且,如果我国的义务教育在未来几年不能尽快实行全免费,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尊师重教的传统以及正在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不相称的。因此,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势所趋的情形下,本人希望中央的步子能够更快一些。但问题在于,提前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时机成熟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两个问题:一、国家财政是否具有保障全免费义务教育实现的财力?二、怎样落实和实施?

二、提前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可行性

    一直以来,“政府财力有限拿不出那么多钱”是实行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的惯性结论。本人经过仔细地推算认为,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提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即在2007年农村普遍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2010年全国普遍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已具备充分的条件和基础。关键不在财力,而在认识和决断。

     或许有人会问,根据何在?国家是否具备实行农村乃至全国义务教育全免费的财力呢?

      我们先来看看,为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买单,到底需要多少钱?目前,在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的费用测算上出现了多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来自本人2003年3月研究的结果[参见《人民日报》2003年3月28日拙文《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应免费》,该文发表前已作为议案在同年3月10日向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提交],每年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是675亿元[其实应是“875亿元”,拙文发表时由于手民误植而成“675亿”,后为多家引用,以致以讹传讹]。本人当年是经请教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数学家路钢教授才决定采用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这个来作为标准计算的,应该说这个标准是比较高的。2003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按小学生通常为初中生人数两倍算,农村小学生约为0.85亿人,初中生约为0.45亿人。以人均GDP与生均财政经费比例的国际平均数为标准算,小学生每年每生大约需500元,初中生每年每生大约需1000元,两者合计约875亿元。如从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贫困县592个,农村人口1.98亿,约3000万学生,其中2000万小学生,生均500元,约需100亿元;1000万初中生,生均约1000元,也需约100亿,两者合计约200亿元。最近本人研究的结果是,如按近年来我国各省实施“两免一补”经费数的平均数计算,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只需465亿左右,不需875亿。如只是对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实行免费,只需110亿左右,不需200亿;第二个版本来自稍后国家统计局的计算结果: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负担为865亿元;第三个版本来自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政府一年需要的财政投入大致为688亿元;第四个版本是亚洲开发银行得出的结论:农民每年义务教育负担为210亿元。本人认为,亚洲开发银行得出的结论显然偏低太多,但无论是本人2003年计算的875亿/年或2006年计算的465亿/年,还是国家统计局计算的865亿/年,还是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计算的688亿/年,按照目前中国每年至少2万亿元的财政收入,其所占比例并不大。

       那么,如果全国普遍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政府又需要拿出多少钱呢?本人推算认为,按照2006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刚调整过的9.9%的年增?
[关闭窗口]

民进简介 新闻动态 专题论坛 参政议政 社会服务 同舟时评 会务文献 民进风采 资料中心 民进动态 会史资料 学习研究 领导著述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Email: webmaster@mj.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