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化学污染按物理形态可分固体、液体和气体,化学污染包括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有机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和有机样品污染,如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酚、农药、苯并(a)芘、黄曲霉素、邻联甲苯胺等有机致癌物。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重金属、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毒性不仅强,且在人体中有蓄积性。上述试剂往往用量大,部分行业的实验室日排放量十分可观。
近几年来,作为人口、教育、科研和医疗等方面的大省,各类高等院校、医疗机构、普通高中、初中、科研院所、质检、卫生防疫、环境监测、农林等各级检验机构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实验室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加,实验室逐渐成为一类典型的污染源,建设得越多,污染越严重,尤其是在城区和居民区的实验室,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很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而目前实验室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液、废渣,多数得不到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合理,尤其是缺乏相应的监测体系和监督办法。实验室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见不到的“污染大户”,严重危害人群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监督与监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府应制定实验室的相关标准,尽快制定有关实验室废液、废气、固体废物处理的规定。完善废弃物的处理,严格管理制度,实行专门房间的专门容器中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分区、分类。 二、加大政府和单位投资,吸引社会多元投资机制,对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进行标准化建设。建立区域分布合理的废弃物集中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 三、对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进行分级,严格分类。 四、落实督察机构和办法,完善检测指标与体系,将实验室的监督检查纳入环境检测范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由相应机构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 五、制定实验室环境评估办法与标准,实验室的验收、考评与实验室的污染、环评等级挂钩。 六、加大宣传,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提高单位领导、实验室人员的思想认识,人人对保护环境切实负起责任。
(责任编辑:张政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