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8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蔡达峰 > 相关报道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副校长蔡达峰谈素质教育
 
 
<P><BR>  编者按 2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远程做客强国论坛,就“素质教育与教育改革”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P>
<P>  <STRONG>嘉宾简介:</STRONG></P>
<P>  蔡达峰:男,浙江宁波人,1960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副校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主任委员。曾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校教务处处长。从事文物建筑领域研究,曾主持豫园、真如寺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复设计项目。出版专著两部,发表论文约30余篇。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宝钢教育奖,上海市育才奖。</P>
<P><FONT color=#3c3cc4>  <STRONG>访谈全文</STRONG> </FONT></P>
<P>  【蔡达峰】:各位网友你们好,我是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新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谈。 </P>
<P><STRONG>    今年准备的三个提案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STRONG></P>
<P>  [非如此不可]:达峰,你为何关注这个主题?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何起色不大? </P>
<P>  【蔡达峰】:就是因为它起色不大,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有人继续不断地呼吁这一问题。我们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来说,我觉得素质教育应该是我们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这个内涵在现代这个社会当中确实没有真正的有力的得到推进。作为一个教师,我们所在的学校,包括我自己的工作,都觉得有这样的责任,为素质教育不断地呼吁。 </P>
<P>  我们也知道,现实社会当中要推进大家认为的那种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困难。我个人以为,这里有对素质教育的一个认识问题,还有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现在都比较功利,所以,会把素质这个东西和功利对立起来,因此对于非功利性的意图大家觉得做起来很困难,缺乏动力。这恰恰是我们教育界的人士应该承担的责任。我想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作为一个教师来说,现在我还当选了政协委员,更有责任为素质教育全面地推进尽自己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工作绝不是一个赶时髦的工作,因为它是关注人的本质需要的事情。如果我们教育也在讲究功利,如果我们也屈服于一种世俗的话,其实教育真正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我觉得这是所谓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因此,我还是继续关心素质教育这个话题。前几年我也在利用各种机会讲,今年乃至以后几年,我想我也会继续关心,这是国家的战略,也是我们教育界教育人士应该尽的一个社会责任。不管大家觉得它是不是很空洞,不管大家觉得是不是很有具体的利益,我始终觉得这不是评价我们该不该讲这个话题的依据,恰恰可能正是因为大家对教育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对教育的功能理解有一些偏差,所以我觉得还是要讲这个话题。利用这个机会,我觉得不管作用多大,还是尽我自己的努力。 </P>
<P>  [mztyhao]:今年准备好了什么提案?有没有素质教育方面的? </P>
<P>  【蔡达峰】:我今年准备了三个:一个是关于高考改革方面的,这是我这几年提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因为我对这个领域里面的问题了解的比较多一些;第二是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义务教育当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很不平衡,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水平;第三个是关于如何帮助未就业大学生的一些建议。 </P>
<P>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看法,虽然它不直接说我们通常讲的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的操作问题,但是,确实是与素质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很好的环境,也需要有很好的条件来支撑。我想这三个问题多多少少也算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既然是教育的问题,它多半会和教育本质的要求有直接的关系。我觉得也是当今社会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 </P>
<P>  [一天一海一沙鸥]:蔡校长:请问您怎样理解政协与人大的关系? </P>
<P>  【蔡达峰】:我前几年在人大当过全国人大代表,这次是新担任政协委员。坦率说,我对政协委员这个工作还不是很熟悉,接下去,明天开始就要进行培训了。所以,说的很深入的差异,具体工作上的差异,我还不是很有感受。但是我想,他确实有不同的作用。人大代表作为整个人大制度的一个具体实践者,更多的是关心我们国家的立法建设、国家的政府监督工作,从前几年我自己的实践来看,确实在法律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多一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可能他可以涉及的领域更宽泛一些,同时发表的议论也可能更多样一些。但我想,这两种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体现,我想同样他都可以对社会的建设发挥他自己的作用。无论是在政协还是在人大,我觉得我都要以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和态度来做好自己的工作。关键的一个东西就是要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看待问题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不是拘泥于一个个人,也不是拘泥于一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国家建设的需要,正确处理好当今对人民利益的看法和一些政策。这是我要去做这个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当然每个代表或者委员都有自己的领域和对社会了解的视角,从我来说,我可能会多一点从教育的角度来评判一些问题,也就是多关注一些中国的教育。同时我也是一个民主党派的成员,我也会从社会建设,尤其是社会民主建设的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广泛的听取同志们的一些意见,进行一些研讨,然后提出一些自己对社会有建设性的看法。我想这是我接下去要做政协委员可能会比较侧重的一个方面。 </P>
<P>  [一天一海一沙鸥]:请问蔡校长:“艳照门”事件对新一代年轻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从教育手段弥补这种精神上冲击? </P>
<P>  【蔡达峰】:坦率说,对这个事件我有所耳闻,但不是关心的很多,具体的情节也不是很清楚。从我个人的认识来说,好像也是对我们当今社会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和课题,也是一个挑战。就是网络发展了以后,至少从对教育的角度来说,它会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从教育的渠道、方式方面来看,如何充分的利用网络的优势,同时又能够使得它对青少年的教育发挥更好的积极正面的作用,这确实是一个新的挑战。原来传统教育的受众都是能够掌控的,他的传播渠道也是比较单一的。从教育管理上来说,当然会比较方便一些。现在网络时代了,其实很多年轻人,包括成年人,得到的信息和受到的教育,来自于由我们原来体制内的教育系统变成了全球性的、全社会性的、全天候的教育,所以如何从网上真正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是对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考验。“艳照门事件”里面的内容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想这里面也有这样的问题。网络提供的信息里面,特别需要我们做一些甄别,这个甄别多半取决于每个个人对这个信息的要求和评价的标准,所以,将来每个公民都要有一个自我提高的要求,就是如何鉴别信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P>
<P>  当然,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说,怎么样的信息对教育是有意义的,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应该把握一个标准。我们不能简单的把整个网络信息当作一个教育资源,我觉得这对每一个学校来说,要求都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管理。但是从社会角度来说,可能每一个个人的自我管理,要求会更高一些。青少年、未成年人的教育当中,可能还有一个家庭管理的问题。对政府来说,我觉得还有一个网络管理的问题。如何让更好的、更有益的信息发挥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具体的内容我谈不清楚,因为我不是太了解。</P>
<P><IMG src="../../RunPortal/design/images/SystemSpecialSplitPage.gif"> </P>
<P>   <STRONG> 如果没有经过成熟的论证,尽量不要将京剧直接设置为课程</STRONG></P>
<P>  [网友]:来了个教育口的嘉宾,不知嘉宾对教育部京剧进学校的提议有何看法,复旦大学准备遵照执行吗? </P>
<P>  【蔡达峰】:京剧进入课堂的用意是为了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有很多,京剧当然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我们国家优秀文化的表现形式。从用意上来说,我觉得这是可以值得肯定的。 </P>
<P>  但是,我担心有两个:一个是不是真的能够落到实处,对一个学校来说,它接受某一种课程的话,具体的说,就需要确实有一个系统的教育设计,我不知道有多少学校能有这样一个比较合格的师资队伍,或者我们有多少个京剧方面的师资,能够投入于这方面的教育。或许他可能只能在局部当中做,或许他只是在某一个高中当中做一点点,这样的效果当然就和我们的出发点之间可能会有些差异。第二就是我更关注的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出发点,探讨我们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如何真正做到文明传承这个意义上的教育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当中,这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本土文化的教育,其实效果不是很理想。传统的文化在课程设置当中体现的也不是很充分,甚至于包括我们的历史教育、地理的教育,这都显得比较欠缺。从艺术来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阶段涉及的更少,基本上都是当作副科,不是主课来对待的,我觉得这是很不理想的一个事情。我觉得主课和副科完全是根据高考的需要来设计的,也不是根据高中毕业的要求来设计的,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说,我们怎么样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一代?应该首先立足于他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没有文化,他的心灵就变成了无依无靠。文化教育在现代这个社会当中,在我们人才选拔制度当中,变得机会不多,空间不大,长此以往,现在我们连这方面的师资队伍都很欠缺,因为他不需要。所以,从京剧进入课堂这个具体的举措来看,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促进我们思考,怎么样使得我们中小学教育能够坚守住文明传承教育的基本的使命,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传承文明。文化是包括艺术,是文明传承当中,或者是使学生能够理解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载体。所以,这是一个对未来很有启示性的做法。京剧通过这样一个传播,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在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