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8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蔡继明 > 提案、议案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蔡继明:建议国务院出台行政法规,要求中央财政 拨款事业单位向社会发布年度公报
 
 
<P>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类组织形式,在其成立至今的几十年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大的贡献。但事业单位的设置和运行本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BR><BR>    首先,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需要进一步界定。由于职能定位的模糊和社会转型期新现象新问题的涌现,不少事业单位部分地出现了迷失的倾向,自身本应完成的职能没有保质保量地完成,却利用自身非政府不受行政约束、非企业没有市场压力的优势,在利益的驱使下染指本不该涉足的领域。比如,有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的行政审批职责,有的事业单位从事营利行为等等。<BR><BR>    其次,事业单位的内部运行体制普遍带有浓重的官僚色彩,这样的运行体制,并不能很好地支撑事业单位自身职责的履行。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要求与之配套的组织和文化的应然形式与官僚体制大相径庭,官僚化的管理导致这些事业单位的职能在较低水平上发挥。<BR><BR>    第三,事业单位没有像政府机构那样的行政约束,行事往往比较随意;事业单位没有像企业单位那样的市场压力,工作往往不注重效率效果。这导致事业单位的人事任免、经费使用、战略规划、机构设置等重大决策和工作安排上,往往缺少科学论证和合理程序的支撑。<BR><BR>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要求加速事业单位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改革后,事业单位从数量上将调整到一个必要的规模,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新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通过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安排,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2008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上述改革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职能改革和整个改革进程能否顺利推进。<BR><BR>    实际上,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投入产出机构,都要评价绩效,不同的是,企业单位的绩效由投资人评价,政府部门的绩效由公民评价,事业单位的绩效该由谁来评价呢?一直以来,事业单位的工作绩效一般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来评价,由于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评价往往有失客观,并不能很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绩效的提高;加之事业单位没有市场竞争的压力,管理者对个人政绩的看重往往大于对单位绩效的看重,人员事业编制的稳定性也销蚀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提高绩效的重视程度。如果对事业单位及其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继续上述形式的话,那么任何的改革举措都将难以奏效或者收效甚微。因此必须改变对事业单位绩效的评价方式。<BR>建议国务院出台行政法规,要求中央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向社会发布年度公报。公报在下一年度的第一季度发布。公报格式和内容按国务院行政法规要求列示。公报在指定的网站和各事业单位自己的官方网站公布。允许社会公众对各事业单位年度公报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甚至质疑,公众的意见可反馈到全国人大或政协的相关部门。全国人大或政协的相关部门将收集到的公众意见转发各事业单位的政府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将有关意见转发各事业单位。公众要求事业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对年度公报做出进一步说明的,需要给予说明性答复。全国人大或政协的相关部门要按年度汇总收到的公众对事业单位工作的意见及各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答复,并向社会发布。<BR><BR>    这样做的依据是:<BR><BR>    中央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无论是全额拨款还是差额拨款,拨款都来自财政,财政经费来自税收,公众有权知道财政经费的使用情况。事业单位承担公共职能,其职能完成情况理应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评价。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绩效的评价,将有利于事业单位重视并进一步做好自身工作,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目标的达成。<BR><BR>    地方性事业单位的年度公报工作可参照上述建议实行。<BR><BR>    有关事业单位年度公报的内容可以包括:<BR>    1.本单位当前概况及本年度公共职能完成情况;<BR>    2.本单位五年规划和当年计划及完成情况;<BR>    3.本单位重大事项的决策依据、决策程序,以及年度重大决策情况;重大事项包括:人员聘用、处级干部以上(含处级)的人事任免,经费使用,战略规划,机构设置等;<BR>    4.本单位财政经费拨款、使用情况及效果(包括业绩和不足);<BR>    5.本单位其他经费筹集、使用情况及效果(包括业绩和不足);<BR>    6.应向社会公布的其他事项。</P>
<P>    建议本提案受理单位: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P>
<P align=right>(责任编辑:杨振敏)</P>
<P> </P>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