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9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余敏辉代表:关于切实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建议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切实保障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对于国家和民族振兴具有非凡的意义。多年来,我国教育、体育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教育法》、《体育法》,积极推进体教结合,青少年体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还应看到,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体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超重及肥胖现象严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我国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的重要健康问题。


  2、学生体质明显下降。调查表明:大部分青少年学生体现出软、硬、笨、晕、近视(肌肉软、关节硬、长期不活动造成的不协调、前庭耳蜗神经晕、作业量大加上电脑、电视造成近视),身体素质呈现出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的趋势。


  3、身体健康水平不高。营养不均衡、思想压力大、睡眠不充足、运动量不够是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很多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普遍达不到每天1小时锻炼的标准。“一人感冒,全班咳嗽”的现象经常发生。


  学生体育锻炼难以保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压力过大,课业太重。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为了追求考分,不少青少年周末也要补课,参加各种辅导班,把有限的时间全部用于学习,体育锻炼自然就被放弃,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也放松对体育的管理,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课没有强制要求。


 (二)锻炼意识不高。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健康标准的定位不准确,认为无病就是健康,对于获得适应能力应是长期锻炼结果的认识不够,不少孩子娇生惯养,形成了懒动的习惯,从而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课外体育活动不足。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普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现实并非如此,很多中小学生并不参加或较少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四)学校体育设施缺乏。锻炼条件差,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我市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学校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体育设施存在严重不足。运动场地缺乏,器材严重匮乏,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加之师资力量不强,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


  为此,我们建议:


  (一)提高认识,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注重从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节假日应免费向青少年开放。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妇联以及社会体育团体在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二)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全面组织实施并严格规范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杜绝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中的不正之风,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


  (三)严格执行规定,确保学生锻炼时间。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把确保学生锻炼时间作为一项制度严格抓紧抓好,严格督察。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初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缩小城乡差别,确保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