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09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其他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朱永新代表:关于设置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中心的建议
 
 

 

案由:

  一、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引发广泛、持久、严重的心理问题亟需重视

  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在大范围地区发生的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自然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飓风、雪暴、森林大火、海啸、饥荒和流行病等。重大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外因,给人类造成的痛苦往往不亚于战争带来的摧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联合国2004年发布《与危机共存》指出,人类要转变消灭危机的想法,而要学会与危机共存。危机时时刻刻存在,随时随地有可能爆发。重大自然灾难的发生,不仅夺走人的生命,破坏人的生存环境,对人的心灵也造成了严重的摧残。因此,重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援助与生命营救、物质救援都是救援行动的关键部分。灾后的家园重建较易实现,而心理重建很难,对人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之后,约20-40%的受灾人群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这些人不需要特别的心理干预,他们的症状会在几天至几周内得到缓解。30-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干预和事后支持会帮助症状得到缓解。而在灾害一年之内,20%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他们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


  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心理学工作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其中中科院心理所专家于震后在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的同时,在灾后5个月(2008年5-9月)的时间内,走访了四川、甘肃、陕西等地超过万名受灾人员,收集问卷8千余份、生物指标数据近千个。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震后第一个月中,69.1%的儿童和72.4%的青少年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在成人中这个数字达到78%,同时发现妇女和老人更容易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对汶川地震重灾区什邡、绵竹、北川等地受灾群众的395入户调查结果显示,17%的人有躯体上的反应,51%的人存在心理创伤,7%的人存在社会功能的问题。在调查的300多名教师群体中,有24%存在PTSD,25.5%有抑郁倾向。

  总之,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的心理造成的创伤具有广泛、持久和严重三重属性,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二、发达国家的灾后心理援助通过立法和建立国家级的灾难心理援助系统得以保证

  历经地震、台风等自然灾难以及恐怖事件、战争等人为灾难的冲击,发达国家灾难心理援助体系已日趋完善和成熟。很多发达国家为预防灾害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法律,明确灾难心理援助的组织机构和内容,并将灾难心理援助列入国家紧急事务应急预案,建立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系统。

  20世纪中期,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署(NIMH)着手制定灾难受害者服务方案,资助对重大灾难的社会心理反应进行研究。1978年,NIMH出台了《灾难援助心理辅导手册》,这是第一本由政府颁布的心理援助指南。随着人们对灾后心理重建重视程度的提高,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着手研究灾难的危机干预,制定相关政策,并开始相关心理援助服务。1963年,美国国会通过“社区精神健康法”,强调心理健康服务应面向全体公民,并建立由政府提供经费的社区精神服务中心。英国在1987年翻船事件发生后成立了社会支援组织,对灾难经历者进行演讲、家访、长期心理辅导或电话商谈等援助活动。新加坡1986年新世纪酒店倒塌事故发生后,专业人员对幸存者进行危机干预;1994年又建立了国家应急行为管理系统,为经受灾难的人群提供医疗及心理服务。

  最近20多年来,灾后心理干预更加受到重视,不少国家建立了国家级的灾难心理干预中心或研究中心。在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是政府处理平时或战时紧急事务的主要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灾难援助工作全局。该机构不仅提供紧急心理援助,还资助灾后心理援助的研究项目。目前,全美有超过82000项政府项目进行与灾害管理相关的心理服务。联邦应急管理局对于心理援助人员的培训工作、心理援助如何展开等都有明确规定。美国红十字会和许多非政府机构、义工,也提供灾难心理健康服务。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早在1961年就出台了《灾害对策基本法》,之后陆续出台各种法律法规,构成了完整的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其中明确规定了心理援助在灾后援助中的重要作用。日本阪神大地震后,受灾严重的兵库县开始了长达10年的重建工程“不死鸟计划”,包括“紧急—应急对应期”、“复旧期”、“复兴前期”和“复兴后期”等四个阶段。日本政府建立了心灵创伤治疗中心,同时设置心灵创伤治疗研究所,对心灵创伤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进行调查研究。心理工作者还在受灾地区中小学设置“教育复兴负责教员”及“学校个人生活指导员”,并通过与家长及相关机构紧密合作,进行学生心理创伤救助。

  三、5·12大地震之后的心理援助行动表明,成立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中心非常必要

  5·12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心理学界同仁团结一致、快速反应、积极行动,克服了余震不断,狂风暴雨,高温酷暑,蚊虫叮咬等重重困难,科学、冷静、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入灾区进行有关心理援助工作。大部分心理援助工作者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政府以及灾区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经受住了这次严格的考验。

  但是,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也发了诸多问题:初期无序混乱、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可持续性等问题。灾难发生后的初期,成百甚至上千的心理援助队伍一腔热血蜂拥而至灾区,缺乏组织,缺乏计划。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张侃在2008年6月曾委婉地批评说:“整个灾区一度有2000多名心理学工作者和所谓的心理学工作者,但其中只有大约500多人是有组织的,至于其他人,主要还是一股热情”。从2008年10月份开始,地震过去4个多月后,正是灾后心理问题逐渐暴露、需要系统、持续的心理援助工作的时候,大部分心理援助者反而由于缺乏组织、缺乏系统的规划、缺乏长期的支持而离开了地震灾区。

   灾后心理援助行动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政府还没有心理援助的常备组织,没有国家级的灾难心理援助中心或研究中心,更没有领导灾难心理援助的专门机构,所以造成人员、组织和管理都出现混乱局面。零散的、可能的援助力量更是难以有效地聚合并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建议:

  一、国家制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援助应急预案》

  将其纳入国家的应急预案法律系统,从法律上保证灾后心理援助的有序和高效运行。

  二、设置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中心

  我们建议由国家统一部署,设立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中心。中心直接由国务院应急办公室领导,其常设机构建立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编制及经费划拨由人事部和财政部负责,业务上由中国心理学会协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进行指导。

  建议通过如下步骤设立国家级灾难心理援助中心的设立建议通过如下步骤:

  1、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征求意见;

  2、召开论证会,组织专家充分论证;

  3、设置国家级的灾难心理援助中心。

    在国家灾难心理援助中心成立后,建议开展如下工作:

    1) 建立“5·12”大地震灾后心理援助信息沟通平台,完善协调、支持体系。

  把全国心理学专业机构在灾区开展的心理援助工作纳入政府灾后重建工作体系,建立在重灾区的各级政府建立灾后心理援助领导协调小组,定期向在灾区进行心理援助的专业机构通报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信息,并要求相关机构定期汇报自己工作的进展及面临问题,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并提供经费支持,提高灾区群众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康复,维护灾区灾后重建和谐、健康和稳定地发展。

    2) 大力推进心理援助专业人才培养,并建立专业人才储备网络

  我国目前急需培养和储备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心理援助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学工作者。可以借助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等专业组织,组成全国性的专家委员会,指导人才网络的建立。通过对现有专业人员的选拔、对有一定基础的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尽快完善人才网络。这些心理援助、危机干预等专业人员,在平时针对去全国国民开展减灾、防灾教育,在灾难发生时,直接深入灾区,开展心理援助服务,并针对当地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教师、医生等相关关键人群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保证心理援助的覆盖面,保证心理援助工作的科学、系统和可持续开展。

    3) 设立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专项研究基金,投入充足资源进行相关的心理学研究

  对于灾害心理援助的研究,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不少国家建立了国家级的创伤后心理治疗研究所,对心灵创伤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进行调查研究。随着对灾害心理机制、灾后心理干预方法的深入研究,各国已总结出了很多种类、适用于不同人群的心理干预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国立研究机构的推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国情和文化的不同,国外已有的心理援助理论、技术和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我国的灾后心理援助。所以,建议国家在灾后重建资金中拨出专款,投入专门的资源进行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并保证研究能够持续进行。

    4) 现有经验的迅速推广

  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大学等团体和组织,通过灾后10个多月的工作,积累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和经验,对于灾后心理援助的目的和工作原则、理论基础和工作框架、组织管理和制度规范,特别是心理援助的模式,已形成一套系统的?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