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发展产业经济和确保环境安全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四川省地处我国西部内陆,人口8860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距工业发达地区有着不小的差距。同时,四川地处长江流域上游,境内岷江、沱江、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最为重要支流,保护好这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对三峡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处理好四川产业升级与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既满足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又能发挥四川对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作用,对四川乃至全国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带来的一些问题。 四川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和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的贡献较大,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在实施退耕还林、禁止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等环境保护措施后,这些地区的农民失去了传统的生存手段,退耕后的粮食和现金补贴仅能保障其基本生活,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导致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失去传统支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增速放慢;另一方面,这些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还使农村闲散劳动力大量出现,加之政府对这一独特群体引导不足,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就业的负担。 二、政策建议 1、建议国家在考虑“十二五”及中长期区域产业布局战略规划时,从保护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优先将低污染、高效益的新兴战略性替代产业部署到四川,既发展了当地经济也尽量避免由于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当地百姓失去当前主要经济来源的矛盾。 2、希望国家在考虑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具有一定优势、适合并有利于在四川长期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先部署到四川,这样有助于缓解四川劳动力密集,就业压力较大的矛盾,也为东部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形成“双赢”的局面。 (责任编辑:张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