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环境资源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黄震:关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提案
 
 

    我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产业规模突飞猛进。2009年国内光伏电池产量预计已达到3.5GW,居世界首位。风电方面,2009年我国新增装机容量908万千瓦,累计实现装机2129万千瓦,有望超越西班牙成为全球第三。去年一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重振经济、抢占先机,国内大多省份都纷纷提出了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规划,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每一个规划都是几年内达到上千亿的规模。但在蓬勃发展的热潮下,新兴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隐忧,值得关注。(1)产业过热。全国有四川、云南、江苏等20多个省近50家公司建设和筹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风电设备行业更是出现了“疯长”,我国风机整机制造企业大大小小已超过80家,而全球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只有10多家。此外,还有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上百家,仅叶片生产厂就有50多家。市场容量有限,势必造成恶性竞争。(2)产能面临过剩。据工信部统计,国内数十家公司多晶硅获批的在建产能规模达17.7万吨,相当于2008年全球产量的3倍左右,势必造成大量产能无法形成实际产量。风电装备也存在类似情况,预计2010年国内风电设备产能将超过2000万千瓦,而每年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乐观估计只有1000万千瓦左右。 (3) 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甚至缺乏消化吸收能力,重复引进国外落后技术、设备。走进“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的怪圈。难免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滑入“打工经济”的泥潭,重走“中国制造”的老路。从全球来看,短期内新兴能源产业总体的盘子不会非常大,在能源的战略定位看,新能源目前尚处“补充能源”地位。新兴能源的发展不能过分娇惯,适当的时候需要泼冷水,一窝蜂地发展势必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新能源更需要精心呵护,培养核心竞争力,才能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事关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新能源技术更新快,路线多,发展规模及所处阶段参差不齐,需要进行科学规划,需要对新能源从资源、成本、市场、环境和所处发展阶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科学确定其发展目标及战略地位和作用,政府应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既要避免“脚小鞋大”或“脚大鞋小”,更要防止走弯路,走错路。应充分考虑新兴能源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2)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建设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体系,增强我国新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使我国新能源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3) 完善新能源推广机制,健全新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出台新能源发电上网政策,明确发电企业配额义务,大力发展新能源应用市场。有吸引力的新能源市场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责任编辑:张歌)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