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科技与法制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陈景秋:关于中央企业结对支援三峡工程库区区县的提案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长江“黄金水道”的组成部分和全国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以三峡工程重庆库区为例,其受淹面积、人口、搬迁任务约占三峡库区总量的85%。三峡移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重庆库区。三峡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库区广大移民舍小家、为大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付出了巨大代价。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于1992年做出了开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以下简称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大决策。重庆市把三峡移民工作作为“立市之本”和统筹城乡之重、富民兴渝之要,把对口支援作为推动移民工作的重要措施,着力构建以政策支持为重点的国家部委对口支援、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兄弟省市对口支援、以解决移民就业为重点的重庆主城区对口支援“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9年底,中央国家机关和20多个兄弟省市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累计到位各类对口支援资金428亿元。其中,社会公益类资金24亿元,经济建设类资金404亿元。实施对口支援项目1482个,为库区培训各类人员10627人次,援建了希望学校445所及一大批社会公益项目。2006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主城的北部新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南岸区、北碚区等7区分别对口支援库区的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忠县、丰都县、巫山县7个重点移民区县。2008年,重庆市委第三届四次全会决定:主城各区按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的实物量帮扶受援区县。截止2009年底,累计到位各类对口支援资金17亿元,其中,无偿援助资金和物资折款达3.7亿元。帮助库区引进经济合作项目43个,援建学校、卫生院、村级服务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478个。对口支援的实施,促进了库区移民搬迁和就业,改变了库区城乡面貌,推动了库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库区发展机制的创新。尤其是增强了库区人民改革开放的意识,提升了库区人民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的信心和决心,库区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2年至2008年,三峡重庆库区生产总值由136.69亿元增长到1834.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8.86亿元增加到139.25亿元。库区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库区基础十分薄弱,当前和今后一时期的发展和稳定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库区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压力较大;产业发展滞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移民收入增长缓慢;县乡财政困难,社会保障能力较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水污染防治、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必然影响三峡枢纽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必然影响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必然影响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为推进三峡库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三有一新”的目标,即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同心同德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库区。温家宝总理就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指出:对口支援工作已经从援助移民搬迁安置转入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新阶段,对口支援工作要着力解决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库区发展的根本问题,解决关系移民生产生活的行路、上学、就医、饮水、用电等民生问题。《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中明确:认真落实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五年规划纲要,鼓励更多的省市、企业向重庆提供人才、资金和项目援助,探索更加有效的对口支援方式,增强库区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在三峡后续工作即将启动实施的重要时期,党中央、国务院仍再三强调加强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工作,是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确保库区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为促进三峡库区系列问题逐步解决,既要依靠重庆自身的努力,又要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为此,建议明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中央大型企业结对支援三峡重庆库区区县,着力构建中央国家机关、兄弟省市、中央企业、重庆主城区“四对一”的对口支援新格局。并明确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理。具体结对方案建议如下:一、安排结对的基本原则(一)安排有实力的中央企业结对支援库区发展;(二)中央企业主导产业和库区资源及产业优势有机结合;(三)在库区已有建设和对口支援项目的中央企业不再安排结对支援。二、对口支援的主要任务结合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议每个承担结对支援的中央企业从2010年至2020年内:(一)建立中央企业支持库区移民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机制。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资金支援移民生态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援建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3户规模以上企业落户。(二)建立1亿元以上的“移民安稳致富基金”。主要用于库区救灾、救济等社会保障方面。(三)建立中央企业和库区干部交流挂职的机制。三、中央企业结对三峡重庆库区区县建议名单(湖北库区区县应同样得到中央企业的结对支援)序号 支援企业名单 受助区县 1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万州区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开县 3 国家电网公司 云阳县 4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忠县 5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 巫山县 6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奉节县 7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丰都县 8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巫溪县 9 中核工业集团公司 涪陵区 10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长寿区 11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渝北区 12 中国通用集团公司 巴南区 13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武隆县 14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石柱县 15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江津区


(责任编辑:张歌)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