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2010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文化出版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朱永新:关于建设“全国图书资源信息网络共享系统”的建议
 
 


      

 
    一、案由

    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正处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尽快让全民(尤其是文化资源相对缺乏地区的人民)可以便捷地共享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教育资源。但是,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在资源共享方面还存在如下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

    1、图书资源分布和配置上极不均衡,且图书馆之间缺乏充分的共享和互动。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地区差异较大,加之各图书馆所属的主管部门存在条块分割问题,因此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在信息传播上存在不畅通的问题。这既表现在地域差距上,比如中西部地区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类别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也表现在同一地区内部图书资源共享平台不够完善。例如北京70多所高校之间的图书馆之间、这些高校图书馆与国家、北京市各级图书馆及在京的科研院(所)之间,目前也缺乏完善的共享平台。为了缩小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避免出现数字鸿沟,此现象应引起高度关注。

   2、共享平台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畅通,导致了图书资源使用效率较低以及投入成本比较高等弊端。

    由于图书馆之间缺乏信息互动机制,在采购图书(尤其是外文图书)时就不能很充分地体现各个图书馆的特色收藏,无法更好实现各馆之间的资源互补。如北京许多高校采购的外文书,雷同现象明显,互补性不强,浪费了本来就比较紧张的图书采购经费。如果能够适当分工合作,同样的经费,我就可以采购更加多的外文图书。我国在文化教育事业上的投入虽然增加较快,但目前还有很大缺口,我们还是要坚持尽量要少花钱多办事的方针。

    3、我国台湾地区的“图书书目资讯系统”(http://nbinet2.ncl.edu.tw/)”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这个资讯系统将台湾的“国家图书馆”和76所高校及研究所(数量在陆续增加)的图书馆书目全部放在一个信息平台上,读者要查一本书,只有在家里点击一下鼠标,就能知道在全台湾都有哪些图书馆藏有这本书,就能根据自己的实际距离和社会关系到离自己最方便的图书馆里去查阅。也可以通过馆际互借的方式就近借阅。

    据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系统已经在部分地区建立了初步的书目共享系统(比如,“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基本建成,网址:http://balis.ruc.edu.cn/index.html),这为建立全国书目资讯共享提供了基本条件。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包括的高校数量偏少,且与社会图书馆之间尚未建立密切的共享平台。因此,普通读者查询各图书馆的资源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应加快“全国图书资源信息网络共享系统”建设的步伐。

 

    二、建议

    “全国图书资源信息网络共享系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不但需要投入较大的财力的较长的时间,更需要文教界同仁打开早已被封锁的胸襟。好在高校图书馆系统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进行了两年多的试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基础。因此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在程序上,建议由国家发展?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