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2010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蔡继明 > 相关报道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叶青蔡继明:收入不公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10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中国经济网特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就今年的热门话题——收入分配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二位称,当外部经济有所好转,大家很快将关注集中于国内经济及收入分配的问题上来,当前我国最高收入10%的平均收入,与最低收入10%最后人群平均收入,可能差了10倍,而且一直在往上走到11、12倍,过去是9.5倍,而趋势表明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而我们整个社会的财富盘子是大了,但是真正可供分配,可供老百姓直接提供福利的比重并不是很大。分配不公将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蔡继明委员认为,打破垄断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关键,央企、垄断行业是普通竞争企业的几倍、十几倍,但当前的垄断是由于国家行政造成的垄断,不是通过自发的竞争形成的,如果某一个职业得到较高收入比某一个职业高几倍可以理解,如果某一个行业比其他行业高出几倍,这在哪个国家都是说不过去的。这方面首先政府应该打破垄断,把垄断的行业让出来,让民间资本进入。

    叶青代表认为,我们没有考虑到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客观上工资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的增长,但是这个机制没有形成。商品价格在逐年上涨,但是,我们工人的工资没有进行等比例的提高,所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警惕,我们长期以来工资比较低的情况是逐年积累的问题。因此中国亟待建立长效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同时,蔡继明委员还指出,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才是硬道理。通过累进所得税把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所以二次分配基尼系数比初次分配要低,如此来缩小收入差距。

    访谈中,二位还围绕当前税收负担过重、“民工荒”、高房价、城乡差异过大、政府开支过大等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度解析。

 

 

 (责任编辑:张歌)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