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邀请,与全球网友对话。这是温总理继2009年之后,在“两会”召开之前的第二次“网聊”。 调整财富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由于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对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是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温总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运用了内涵丰富的比喻。他说,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温总理在全国“两会”前夕的此次与网民对话,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提法新颖而切中时弊,必将成为即将开幕的“两会”的热点话题。本期“宏观今日谈”,《每日经济新闻》邀请了两位代表、委员就如何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展开讨论。 用“良知”表决心 NBD:贺老师,您一直在关注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在与网友交流中,温家宝总理用“良知”这样的字眼表态,说明了什么? 贺铿:温总理的用“良知”表态,很暖人心,也能看出政府要调整分配体系的决心,预计今年“两会”上,有关这方面的提案和议案将成热点。 蔡继明:“两会”以前,温总理与网友对话,比记者招待会更实在。在对话中,每个现实问题总理都没回避,都很坦诚地分析回答。 温总理提出“把社会财富‘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这句话蕴含着很多深层次内容。现在人们普遍关注财富分配与收入多少问题,如何理性地看待财富的不均衡?关键是在财富分配和收入差距里面有一部分是不合理的,“公平”与“平等”是两个不同概念,考量是否公平,标准是贡献。贡献大收入多,贡献小收入少,不做贡献不拿钱,这种理念人们是不会有意见的。1988年我与我的导师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该按照贡献参与分配,这种贡献不仅仅是按劳分配,还包括资本、土地、技术与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这个提议已经被写进“十六大报告”里。 NBD:以投资促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对财富分配产生了多大影响? 贺铿:初次分配造成很大差距,原因是实施了过分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迫使各地方政府注重GDP的快速增长,要想高增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投资。结果,现在的投资比重越来越大,造成对劳动者的报酬占比越来越小,收入分配就越来越不合理。 蔡继明:这些年的经济增速很快,很大程度是依靠投资,投资贡献率高达80%左右,相反,消费贡献率很小。并且大量的投资都属于“铁公基”型,对老百姓带来的短期直接利益是有限的。特别是就业,大量的投资并没有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大量的投资也滋生了很多腐败,有相当的资金没有用在工程上,而是做了交易成本,被寻租人拿走了。现在最令老百姓不满意的是社会保障,政府的财富“蛋糕”并没有让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起来,所以老百姓有钱就不敢乱花,这样就导致消费需求上不去。 现在流行着一种说法:“国富民穷”。实际上,应该先让老百姓富起来,“民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有。所以,温总理提出用“良知”分蛋糕,核心就是应该缩小政府支出,扩大居民“财富蛋糕”的占比。 政府“拿”走太多 NBD: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财富分配为什么越来越不均衡?收入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贺铿: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主要原因是由过去的政策指导思想酿成的。以往,我们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际上,当初提出来的时候我就不赞成。效率当然需要,但作为一项分配制度就显得不科学了,所以也导致了现在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这种方向性的指导思想,核心就是对企业高管的刺激性政策,加之控制不当,致使高管收入太离谱,典型的是国有垄断企业高管高薪,有的与普通员工差距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小平同志说“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我们实行了;但是小平同志还说的“富起来以后要多交一点税”,这句话却没有很好地实施。 蔡继明:在初次分配中,如果收入过多地超越了贡献,或者是贡献与收入严重脱节,从哪个角度上讲都是不合理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财富“蛋糕”很大一部分被政府切走了,体现在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过大。财富“蛋糕”就是GDP,每年平均增速是9%左右,而财政收入增速每年是20%多,有些年份达到30%。所以,政府切走的”蛋糕“越来越大,留给居民可支配的“蛋糕”在减少。政府拿走的多,一方面体现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却体现出“公平缺失”。典型的是政府花的钱并不是用在了该花的地方,老百姓直接受益的是衣食住行,政府在民生方面的“蛋糕”占比不高,在住房、教育和医疗等方面政府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NBD:新一轮分配制度改革是否应先把“蛋糕”切给民众? 贺铿:现在不仅是各地方政府部门的收入差距很大,就连中央各部委之间的收入也拉开了档次,同样是公务员,凭什么收入差距那么大?同样是中学老师,北京、上海的待遇就要比其他省市区高出很多,偏远地区的更没法比。好在国家已经在近期开始规范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教师也在实行绩效工资。 蔡继明:现实中,政府的办公场所越来越豪华,办公机构越来越庞大,公务员的工资不断地提高,政府自身的行政开支就越来越大,占到几年前统计的20%左右,现在的数字估计更高,比美国的10%高出两倍,比日本的2%高出10倍还多。除此,老百姓不满意的还有“三公”消费,温总理已经向网友表态下决心要改。西方发达国家能做到,我们也应该能做到,关键是能不能下决心去做。 通过税收调节 NBD:如何破除垄断企业高管高薪? 贺铿:对于国有垄断企业高管的高薪问题,国家还应该出台规范管理制度。电力、电信、石油、银行、保险等央企的高管薪金不能自己说了算,中央政府可以直接授权国家部委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从大量的事实说明,央企、垄断型企业和大型国企的业绩,与高管的能力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应该向高收入者征收一种税种,可以叫“高管收入制度缺失补偿税”。 蔡继明:政府应该把赚钱的行业交给民间,政府只管收税,而不应该亲自做去“蛋糕”。政府不应该与民争利,央企也不应该与民争利,所以,行政垄断应该打破。 NBD:温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指出,要利用财政和税收政策,使二次分配更加公平,这些政策应该包括那些具体的内容? 贺铿:政府提出用财政税收的办法均衡二次分配,主要是个人所得税。但我认为主要的是应该尽快出台财产税、遗产税和物业税。个人拥有了一定的财产就应该向国家交付一定比例的税赋,否则,财产空置就会翻倍增长,楼房闲置就是浪费资源,但估计物业税今年出台的可能性不大。 蔡继明:二次分配就是要通过财政税收的办法,但是涉及民主决策的问题:一是税制改革老百姓还没有参与决策,这是一大缺陷;二是钱花到哪儿去了?透明度不够,老百姓不知道。温总理说了,财政支出的去向要增加透明度。现在,越是工薪阶层的税收负担反而比较重,而累进所得税在富人群体里,到40%以上税就收不动了。 我国的富豪增长速度全世界排前几位。所以,税制应该本着富人多纳税,一般工薪阶层少纳税,穷人不纳税的原则。但现在还没达到这种状态,相反,富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税赋交纳额度偏低。所以,应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让一般低收入者少缴税或是不交税,把税收集中到中高收入阶层。 蔡继明:现行的二次分配并没有使公平程度上升。在二次分配过程中,能享受到医疗待遇的是高薪阶层和政府官员,农村新医疗保障制度才刚刚开始实行,城市居民看病大部分都要自己拿钱,而国家公务员和政府的党政机关干部都是公费医疗,级别越高优越性越高。再比如住房,所谓保障性住房大部分先保障了官员们的住房,现在许多地方政府都在为公务员建房,用的是廉价国有土地,以经济适用房的名义划拨土地。 工资低招工难 NBD:劳动者收入与资本分配比例现在差距有多大? 蔡继明: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的收入偏低。改革开放后直到现在,资本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到达60%,而劳动者占比降到30%~40%,这种分配格局是不合理的,与西方国家正好相反。在劳动者收入体系中,最应该关心的是低劳动收入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罗尔斯说,看一个社会公平与否,就看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是不是得到改善,如果改善得好,就是公平。 贺铿:我国在初次分配中的不合理很严重,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有的人每月就领取几百块钱,每天要劳动十几个小时,这表明政府的监管不到位。今年春节后为什么出现农民工招工难的问题?我看工资过低是一个原因,钱太少,农民工凭什么要给你干活? 地区差距导致财富转移情况现在也很严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并不规范,专项转移支付比例过大,也就是财政部、发改委等各个部委管的项目过多,预示着国家投资幅度过大,财富过多地被政府集中。今后应研究看是否使用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更合理? NBD: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改革来缩小城乡差距呢? 蔡继明:农民工的收入与城市居民的收入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表明城市化程度还很低,目前是46%。所以,开放户籍管制、完善社保与养老金制度改革等,都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扩大财富积累的直接途径。现在每年涌进城市的农民工有1000万,农村的人口减少说明每人的土地实际耕种增多,也意味着人均的收入可以提高;外加国家对农民粮食补贴,收入就会增加。 但是,对农产品(15.12,-1.07,-6.61%)的价格还有很大的限制。2010年初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一个保护农产品价格文件,其中,大米的价格提高了0.03%,折合每斤提高了几分钱。提高几分钱的粮价,对农民究竟有什么意思?2009年11月份,全球的食品价格上涨率达到17%,今年国际大米价格可能提高63%,美国2009年的猪肉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