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0年专题 > 2010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朱永新 > 提案议案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朱永新:关于把孔子诞辰日作为国家阅读节的建议
 
 

     一、案由
    去年两会期间,我曾经提出了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征求了中宣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均表示赞同,认为此举有利于保证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
    但是,总署在答复中明确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发布的《关于节日、纪念日、活动日设立程序的通知》(厅字[2001]16号)要求:“设立节日、纪念日、活动日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要从严控制;没有特殊需要,今后不再增加设立”;“设立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全国性节日、纪念日、活动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国务院决定”。根据上述文件精神,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将协商中宣部、国务院法制办等相关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后正式向国务院提出设立“国家阅读节”的申请,争取早日进入相关部门工作程序。
    可见,能否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关键,是国务院法制办。我希望法制办能够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尽快批准设立国家阅读节。所以,我们再次郑重提出,把孔子诞辰日作为国家阅读节。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众所周知,阅读是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亲近阅读的社会,一个开拓、创新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国家。阅读能有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综合国力,在全球走向学习型社会的今天,阅读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事情,阅读的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分!
    在我国,全民阅读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求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通过媒体向全国人民发出“读书”的号召,指出“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做《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
    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十几个部委连续四年发出开展全民阅读的倡议,各地纷纷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全民阅读促进活动。以促进阅读为宗旨,农家书屋建设、职工书屋建设、青工书屋建设、社区书屋建设也正在全国蓬勃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设立了城市读书节,一些城市读书节已经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具体来说,设立国家阅读节具有如下意义:
    1、唤醒全社会对读书的重视
    尽管我们已有多种形式的地方性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但是这些区域性、零星的读书节,由于时间、标准不统一、造成社会影响力和实际效果较弱。设立国家阅读节,将最大可能地使全社会和个人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2、在仪式中培育全民阅读文化
    国家阅读节绝对不是一种形式,而是直达个人内心体验的庄严仪式!重要的价值观必须通过仪式才能实现广泛认同和强化!国家阅读节这一庄严仪式,能最大可能得地让“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 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同价值。
    3、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有效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需求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社会和谐都受到文化发展水平的强大制约。国家阅读节是对人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与满足,是对人权的完善和发展。阅读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手段,没有阅读的国家谈不上文化软实力!
    4、推动阅读社会形成的现实抓手
    中央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国家阅读指导大纲》、《阅读社会指标体系》,加大对于阅读的投入力度,同时直接负责、指导、组织、参与国家阅读节或其他相关阅读活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倡导阅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的良好风尚。
    5、分享阅读精彩,共享社会和谐
    国家阅读节搭建人们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共读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是实现社会和谐重要途径!
    正说由于阅读的重要性,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统计,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一活动。
    为了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还把推动国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或国家立法促进阅读,或政府斥资推动阅读,或制定规划倡导阅读,使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国家工程”。
    美国——早在1987年里根总统就签署法律,规定当年为美国“读书年”。1997年末,美国政府掀起“阅读挑战行动”,克林顿总统亲自作了“美国阅读挑战行动报告”。2001年初,布什政府发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的教育改革议案,加大阅读改革的力度。
    俄罗斯——制定《民族阅读大纲》。2006年,俄政府曾出台了一个“培养读者兴趣、鼓励年轻人读书”的国家项目;俄政府还特地把2007年确定为“读书年”。
    法国——法国的读书节创办于1989年,每年10月份举办,最初命名为“阅读疯”,后又一度叫做“书香时代”,现在已定名为“欢乐中的阅读”。这是一项全国性、甚至是全球性的法语阅读活动。
    葡萄牙——2006年6月,葡萄牙社会党政府推出“国家阅读计划”。
    英国——1998年9月至1999年8月,是英国阅读年,教育部长布朗奇宣示要“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2008年1月8日,英国首相布朗启动“2008年全国读书年”。
    日本——1999年8月,日本参众两院就通过决议把2000年定为“学生读书年”。2001年11月,日本制定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
    另外,像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也都有自己的全国读书节。
    二、建议
    1、国家阅读节日期
    建议将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设为国家阅读节的举行日期,以此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
    我们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将孔子的诞辰日设为国家阅读节是最能够得到世界以及全社会广泛认同,有着极强的文化感召力。这也将体现我国阅读节的民族特色、文化特征,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与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同时也是唤醒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实现文化自觉地有效手段。
    2、国家阅读节的操作构想
    国家阅读节活动开展以公益性为主,发挥各地政府的主导性,调动社会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具体可以参考深圳、苏州等城市地方阅读节举办的有效经验。比如,
    (1)、政府倡导。每年的国家阅读节由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协调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有关重大事项。在各省新闻出版局设立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各项活动。
    (2)、专家指导。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咨询、论证、荐书、演讲工作,以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3)、社会参与。将承办单位覆盖到机关、工青妇等单位群体,阅读活动延伸到城市、乡镇、学校、街道、社区和企业,形成部门、县市、区之间的资源整合和联动效应。
    (4)、多方运作。可采取委托承办、项目外包、品牌赞助等形式,探索市场运作模式,创新运作机制。
    (5)、媒体支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为国家阅读节造势。并在城市、乡镇、社区、学校进行通过大量海报、宣传手册、宣传墙、横幅、户外电子荧屏、信息亭流动标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责任编辑:张歌)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