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日来两会代表委员在学校“去行政化”问题上关于“教授治校”还是“教授治学”的争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表示,“去行政化”首要倡导“教育家办学”。 对于“教育家办学”的理念,两会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这里所说的教育家可能不是某些专业的专门家,但是他们第一要热爱教育,第二要懂得教育,第三要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不是一时而是终身。 “教育家办学”理念直指学校行政化倾向。朱永新代表认为,目前学校行政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来讲,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太多、太强,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经费划拨、教育评价、校长任命等都由政府说了算;从学校内部来讲,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控制着学术权力。 朱永新表示,要让学校摆脱行政化的桎梏,首先政府应该放权,把办学权力交给校长;其次在学校内部,行政权力应该更多让位于学术权力,高等院校通过董事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中小学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教师工会等民主的方式管理学校,强化学术权力。 “履行办学职能的大学校长不应简单地由行政部门或领导任命,而应当通过公开竞争或教工推荐的方式,由教授委员会聘任。”朱永新说,“这样一来,校长就不再是对某个部门、某个人负责,而是对整个学校、对教师负责。” 朱永新强调,大学校长、院长应成为荣誉性、服务性的职位,只有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才可以做,并且校长、院长在职期间不应再参与学术领域的评奖、评职称,但可以通过较高的工资待遇进行激励,防止行政权力瓜分学术权力。 “放权才有活力,自主才能创新。要解放校长,让他们聚精会神地思考教育问题,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要解放教育厅厅长、教育局局长,让他们从升学指标中解放出来。”朱永新说,“我相信,一旦把属于老师的东西、属于校长的东西、属于厅长局长的东西还给他们,就给了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将还教育一个精彩。” (责任编辑:姜文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