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株洲县支部成立于2007年4月,现有会员16人。会员主要来自教育界,13人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支部有市政协常委1人,县政协副主席(兼)1人,县人大代表1人,县政协常委2人,县政协委员2人。
作为一个年轻的县级基层组织,如何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的能力,如何有效发挥民主党派基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自成立起,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通过实践,支部最终确立了“以活动为载体,打造活力型基层组织”的发展思路。围绕这个目标,支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政治学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寓活动的形式来展开,这样既克服了支部成立之初组织相对松散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支部的凝聚力,又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了更高效率的发挥。支部组织和会员自身都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完善、逐渐成长。
一、以自身建设为核心,规范支部政治学习活动 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是参政党自身发展、前进的必然要求。支部主要以健全制度和重视学习两个方面为抓手,加强支部自身建设。
第一,健全制度。支部成立以来,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民进株洲县支部工作规则》《关于民进株洲县支部会员发展程序的规定》《民进株洲县支部学习制度》《民进株洲县支部会员考核制度》《民进株洲县支部议事决策制度》等五项制度,做到了支部年初有计划、季度有活动、年终有总结。
第二,重视学习。学习是一名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基础,规范基层政治学习活动一直是支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支部学习活动的开展主要突出制度化和活动化两个特点。
制度化。每季度一次的集中交流学习,已经以制度的形式写进了《支部学习制度》,并被列为支部会员年终考核的重要项目。既安排学习民进的会章会史、多党合作的历史理论,也学习会中央、省委、市委以及中共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重大会议精神。
活动化。为使政治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提高会员学习的积极性,支部将政治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展开。2009年2月,针对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支部安排了市场采风,将实地调研与政治学习有机结合。2009年10月,支部请来了市专职副主委刘朝晖和县委统战部部长稂水云给会员作专题报告。2010年5月,支部的政治学习活动又将地点移至县三门镇,与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送课下乡教师作现场交流和专题研讨。2010年6月,支部发起了“传统经典读书活动”,要求会员通过阅读经典,记录笔记,抒发读后感的形式,提高业务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
二、以参政议政为重点,深入开展调研考察活动
第一,保持界别特色,关注教育发展。支部的16名成员中有11名来自教育系统。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一直是支部会员关注的重点。针对株洲农村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出现的瓶颈,2009年县支部组织开展了一个月的调查研究,撰写了《关于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问题的建议》一文。《建议》从提前离岗年龄、调优学科结构、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帮扶支教和师资统筹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思路。这5条建议不但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吸引了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从而为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问题提供了智慧支持,也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反映社情民意,关注热点难点。支部针对公务用车改革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建议,为株洲公务车改革鼓与呼。在《关于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的建议》中,从合理核定交通费补贴标准,鼓励私车公用,规范旧车报废和公车购置审批制度等方面,为株洲积极稳妥推进推进公务用车的管理和改革,提出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建议,赢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和赞许,还引起了省级媒体的关注。 支部会员游建国、宋鸥、王中奇撰写的《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建议》,从政府加大村卫生室建设投入力度、整顿现有布点、加强村卫生室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及放开办医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对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全国性的难题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支部主委陈代陆撰写的《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及《帮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两份提案,受到了“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省级媒体和市级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关注,从而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
第三,紧扣县域发展,全力出谋划策。作为县级基层支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也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之一。2009年4月,支部会员在株洲县渌口镇杨梅村进行组织活动时,会员们谈到这片附近可以利用湘渌江口的区位优势,筑一个人工湖,开发这一片的旅游、休闲资源。大家随即作了进一步了解,当得悉确实有开发的价值后,支部立即安排会员展开调研,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写下了《关于加快东湖创新发展区的建议》,并以支部集体提案的的名义送呈中共株洲县委、市委。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株洲市委书记、市长两次来到现场调研论证,拟定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打造株洲县东湖新区。
三、以提升形象为目标,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社会服务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民主党派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支部本着“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宗旨,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办实事。2010年5月,支部与民进株洲市委联合,在株洲县三门镇举行“情系乡村教育”主题服务活动,给学校送去了2000套《中国戏曲经典动画》光碟和体育器材,给学生送去了文具和奖学金。本次活动的亮点还在于,此次活动还选派了部分优秀会员教师“送教下乡”。湖南省小学英语课堂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市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等民进会员亲自到株洲县三门小学上示范课,将教改的新理念带到当地的农村学校。活动当天,这些“明星教师”的课吸引了三门镇周边九个乡镇的教师前来听课,在教育系统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活动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解难事。株洲县古岳峰镇上一条通往小学的必经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做水泥硬化。学生上学总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支部了解到这一消息后,积极组织会员商议解决。会员刘志兵在商议会上当场表示个人出资五万元牵头组织修路,其他会员也纷纷响应,在支部的主持下,半个多月的时间便修好了这条水泥路。
做好事。支部会员一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参与各项灾后帮扶。2008年年初冰灾和5.12汶川地震,支部组织会员捐款3万余元,2010年又向玉树灾区捐款6000元。三年来,会员刘志兵向捐资修路桥、捐资助学达十余万元。会员刘斌、陈建军参与各项捐资助学和慈善捐款各五万余元。
支部的这些作法得到了上级组织和其他兄弟党派的肯定。2009年9月,各民主党派株洲市市委在市委统战部带领下来到支部交流组织活动经验;2009年11月,民进株洲市委在我支部召开全市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2010年7月,民进郴州市委到支部来参观学习。2009年支部被评为“市先进支部”。
支部近年来的发展更得到了中共株洲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09年县委政府为支部提供了“五有”的保障,从经费、场地、平台、培训、评价五个方面倾情支持支部的建设和发展。
民进株洲县支部因为年轻,还需要在实践中砺练,在探索中创新,在担当中作为。也正因为年轻,我们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激情.我们将以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基础,规范建设,彰显特色,为打造成活力型基层组织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张政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