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淼、夏贇、姜文净、李志辉
《民主》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宣传部主管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自1989年8月创刊以来,得到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的厚爱与支持。
多年来,《民主》坚持立足民进、立足统战、面向社会的定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针,遵守新闻出版纪律,努力发挥上下两个积极性办好刊物,我们每年开一次办刊工作总结会,认真学习总结如何提高办刊质量,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充实栏目,扩大信息量,积极围绕中共和民进中央部署的中心工作,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严守新闻出版纪律,精心组织稿件,深入进行采访,刊发了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文章,在文章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得到民进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杂志栏目内容的精心设计
在办刊理念上,我们终将社会责任意识放在编辑工作的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神圣使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宗旨,在策划、选稿、组稿过程中,把好政治观,弘扬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积极传播有益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和文化知识。
期刊编辑要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期刊编辑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充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扩大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其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民众起到引导、宣传、教育等作用。反对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媚俗的办刊理念和办刊方式。在组稿、选稿中对文化快餐或文化垃圾加以抵制,生产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精神食粮。
(一)刊发一批有思想性、指导性和影响力的文章
近年来,统战系统的党派期刊出现一种淡化政治、淡化理论的倾向,对理论研究文章很少刊登甚至不发,但《民主》多年来一直坚持“理论研究”栏目,刊发有关政治理论、统战理论的文章,为广大读者理论学习提供精神食粮,做出了一定贡献。
2011年以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年和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民主》杂志有重点、分专题的组织刊登了一批理论文章,上至民进中央主席和副主席,下至会中央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各地方组织负责人和理论工作者,如严隽琪主席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以“七一”讲话精神指导推动民进工作》、《戮力同心 再接再厉 谱写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刘新成副主席的《同心 同向 同行》,朱永新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如何提高民主党派机关的执行力》等文章。
(二)力争文章有可读性
为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我们在“议政回音”这个栏目,对民进各地方组织的优秀提案得到回复办理的情况进行全面报道。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切实成果,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以生动感人的实例,现身说法,富于说服力。为了办好这一栏目,我们进行了精心设计,根据事先发现的线索组稿,在各级地方组织的积极配合下,反复磨合,认真修改,精心打造。目前,这一栏目已成为《民主》较有影响的栏目之一。
我们把每个提案的缘起、调研经过、提案的主要内容、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批复,以及提案落实的情况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报道、群众的反映均囊括其中。使枯燥的提案文字变成鲜活的事实,整个过程犹如一篇篇情节曲折、内容生动的故事,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而且使每一个提案从发生到落实的全过程无一遗漏,真实完整,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2011年2月,《为了保障千千万万中小学学生的安全》一文介绍了湖南民进在湖南省政协十届三次大会上针对目前中小学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的提案,提案指出:“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名学生死于交通等安全事故,还有40至50名左右的学生受到意外伤害……中小学生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民进湖南省委会在仔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七条对策和建议。该提案受到湖南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响应。
(三)深入基层采访,采写了生动感人的民进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
为了更贴近党派工作,密切配合会中央的中心工作和任务,我们组织并撰写了一批专稿和通讯专访,对民进中央的重大考察活动和“两会”重点提案进行了生动、全面、深入的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民进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成果,展示民进新一代代表人物的风采。2011年我们主要报道的先进人物有著名藏书家薛冰、“平民市长”窦瑞华、成功企业家徐士龙、“全国百名中学班主任之星”的谢翠云、著名湿地学家蔡述明等等。
二、编辑要不断积累,做到终身学习
(一)要做有心人
做好编辑工作并非易事。编辑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提高学术识别能力,开阔眼界。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对相关专业及其发展动向要有一定的了解,即要具备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博”。编辑人员必须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在艺术、文化、新闻、心理学、社会学和新的科学技术方面有一定素养。
副主编关老师常指导我们:“在工作和工作之余,应多注意收集各类资料,或复印,或剪贴,或录入计算机分文别类处放,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如在编辑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查找相关资料,同时,还要养成经常核对工具书的好习惯,以减少编辑中的差错。”遇到疑难问题,我们经常到图书馆去检索核实有关材料,以做到文有出处,对读者负责。业余时间,我们经常翻阅一些书籍,增长自己的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力争做到多掌握几门学问,以利于做好编辑工作。平时做有心人,日积月累,可以收到一定成效。
(二)要做细心人
编辑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而又要求极为细致、严谨甚至苛刻的工作,对每一篇文章小到标点符号,大到谋篇布局,编辑都要慎之又慎地审阅处理,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琢磨、考证落实、核对,做到准确无误,不能有任何差错。因此,从事编辑工作必须应具有突出的敬业精神,要热爱编辑工作,只有以对事业、对读者、对作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编校工作,才能作称职的编辑。若缺乏敬业精神,马虎大意,责任心不强,那肯定是当不好编辑的。
校对工作非常重要,需要认真、仔细、耐心、踏实。尽管我们编刊中偶有差错出现,但是我们严格执行三校一读制度,一、三校由责任编辑自校,二校互校,作为一种制度常期坚持不懈。今后,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加强,以减少乃至杜绝编校中的错讹。我们的体会是,编校如秋风扫落叶,随扫随有,细之又细还可能出现差错,如果粗心大意将会错讹满篇。如何对得起读者?
此外,编辑还要有现代化的团队意识。编辑部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人员之间沟通与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工作始终自觉保持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处处发挥编辑部的整体功能,所有成员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互相配合,以读者为中心,面向读者,研究读者,适应读者,引导读者,为读者出好杂志,力争携手将杂志办成精品。
我们相信,在民进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地方组织、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民主》杂志工作将会不断迈上新台阶。衷心希望广大读者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民主》杂志,让我们群策群力,真情互动,努力把《民主》杂志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