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2011会刊巡展 >> 编辑感言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北京姜伯军:办好会刊的几点思考

  

姜伯军

   近年来,在领导和广大会员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北京民进》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2008年民进中央表彰专项工作先进单位评比中获得会刊(报)工作先进单位现有的固定栏目更加贴近会员的思想和生活比较全面地反映北京民进的工作动态,形成了以下几个的鲜明特色: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北京民进》在办刊方针和办刊内容上,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民进中央的各项重要决策为指引,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开拓意识和阵地意识,突出团结鼓劲、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众志成城地战胜了百年不遇的四川特大震灾,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迎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北京民进》紧扣这些重大事件的关键点,成功推出了抗震救灾专刊,集中反映北京民进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突出事迹。设置了“新北京、新奥运”、“聚焦奥运”、“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等栏目,及时报道北京民进组织和会员参与国家大事、奉献国家大事、服务国家大事的典型事迹以及对党和国家取得的巨大成绩的感受。

   2.把握会刊定位,努力办出刊物特色。《北京民进》依托 “北京”和“民进”的特色,紧紧抓住教育、文化、出版这块主阵地,在栏目设置和文章选用上都是以此为优选对象。2009年会刊以北京民进60年会庆为契机,推出具有会庆特色的系列封面,出版会庆专刊,同时设置“北京民进60年栏目”,重温北京民进60年来走过的光辉岁月,为会庆活动营造良好的会内氛围。2010年出版纪念雷洁琼同志专刊,专刊收录了雷老生平以及各级领导和会员缅怀雷老的文章和雷老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寄托了北京民进广大会员对雷老的无尽哀思,表达着对雷老的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会刊常设有“教师心语”、“教育经纬”等反映教育的常设栏目,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栏目也有反映教育类的文章。每年教师节,在9月的会刊中,有意识地重点加强“庆祝教师节”等栏目,全面反映北京民进教师会员迎接教师节的喜悦心情。围绕民进中央和民进北京市委的中心工作,抓住各个时间段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精心策划、精心选题、精心组稿、精心编辑设计,写出了广大会员实践所需、说出了会员脑中所想、编出了会员心中所爱的文章来,会刊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战斗力极大增强。

  3.领导重视、编辑负责,会刊工作不断开拓创新。首先,民进北京市委的三位驻会领导都高度重视会刊工作,多次对会刊工作做出明确具体的指示。他们还身体力行,积极为会刊组织、撰写、推荐稿件,提供报刊材料和报道线索。其次,积极建立和完善约稿和定稿的相关制度,切实做好稿件提供、通讯联络等工作。在驻会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建立了由驻会领导、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和责任编辑参加的约稿会制度,保持经常的工作联系和畅通的信息渠道,认真组织做好组稿工作,形成机关各处室与会刊工作的良好互动关系。再次,《北京民进》的装桢设计和出版质量不断提高,而且在2008年实现面向全市6000多名会员的直接邮寄,真正成为北京民进与会员联系的有效途径。同时,责任编辑积极利用各种机会与会员沟通,广泛听取读者的反馈意见,帮助会刊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质量,会刊报道的广泛性、层次性和平衡性不断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会刊工作与领导和广大会员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急剧深刻的变革,尤以思想文化影响巨大,我国意识形态各领域正在日益经受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和诸多的新课题,给参政党建设同样带来严峻挑战和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北京民进会刊如何转变理念调整思路,如何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影响力,发挥其功能、作用、价值,这既是战略问题,更是战术问题。 

  从现实情况看,民进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会刊工作,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都办有自己的刊物或简报。纵向看发展变化较快,横向看多有趋同现象。大同小异,似曾相识,可读性不强,读者满意度不高。通过读者调查、专题研讨,我们发现原因在于:会议报道多,研究思考少;领导讲话多,独家原创少。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读者感受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探寻办刊规律,提高会刊质量,努力满足广大读者积极健康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让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影响。思想性、针对性、可读性、感染力,最终归结到一点:就是影响力。而指导性与可读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主旋律与多样性的问题。

  会刊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改进?这是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对此观点不一,综合起来主要有三:综合实用性,工作指导性,民主党派性。针对北京民进办刊实际,我们召开专题会议,仔细分析自身优劣,认真研究办刊定位。鉴于会刊篇幅、周期较长且机关已有工作简报,为丰富思想内涵,办好办活会刊,避免多重交叉,我认为:党派性更切合办刊实际,易于形成特色扩大宣传;党派性本身就包含了指导性,强调党派性并不排斥指导性。其不同点在于:党派性所蕴涵的内容远比指导性更广阔、更深远、更丰富,其作用和影响也更长久。反之,如果强调综合实用性,政策工作生活样样有,虽有人文关怀,但内含隐忧:定位不准、层次不高、特色不明,不利于长期发展;强调工作指导性,内容受限定,会刊就可能渐渐变为大会报告、领导讲话、工作文件,一湖水就可能变成一池水,参政党的责任使命、胸襟气魄、会刊功能价值就难以发挥,会内外读者也可能少有兴趣,会刊终将失去其应有的魅力。 

  我认为,今后的会刊应该牢牢抓住“党派阵地、党派思维、党派关注、党派文风”四个方面的思想内涵。 

  1.党派阵地,这是就其作用而言。作为民进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会刊是向会内外宣传多党合作制度、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表达民进政治主张、会员政治诉求的重要载体,是交流思想、发表政见的民主论坛,是关注社会、研究问题的文化园地,是团结进步、巩固联盟的真情纽带,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忠实诤友,是联系各界、扩大合作的沟通桥梁。党派阵地表明了会刊在党派宣传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更是会刊功能、作用、价值之所在。我们应当强化会刊的阵地意识,探索党派办刊内在规律,挖掘丰富思想内涵,提高办刊水平和会刊质量,从而使智慧的火花在磨砺碰撞中不断闪现,使新思想新文化在切磋交流中不断涌现,使会刊的宣传作用、议政作用、组织作用、影响力能够有机协调,发挥更大作用。 

  2.党派思维,这是就其方式而言。党派思维即调查研究,并通过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以体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调查研究,会刊更要注重调查与研究,用客观事实说话。调查研究应是多方位、多视角、多学科,是两点论、辩证法,是从纷繁复杂问题中抓重点,从动态多变中抓热点,从具体事例中抓苗头;是说真话,不迎合,不偏好,敢为人民鼓与呼;是谋长远之道,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真诚帮助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我们的会刊中,既有切实的调查研究,更有科学的建言献策;既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更有对大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文中虽有曲折论辩与辨难之词,但无锋芒相对。 

  3.党派关注,这是就其内容而言。凡是党派关注的问题都是会刊所应关心重视的方面,而关注的范围与程度,取决于党派意识、党派自觉、党派眼光、党派视角。党派关注是整体全面的,又是有阶段重点的。整体全面是指其内容范围无边无际,是国计民生、历史未来,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即使是很具体的小事,也是在整体关注大背景之下;阶段重点是指不同时段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如发展是我国当前的第一要务。因此会刊是主线与重点的有机结合,是历久不变同与时更新的协调统一,是为实现会刊导向、设计思想、编辑意图,而进行的各种策划设计。 

  4.党派文风,这是就其语言文字的作风而言,也是读者敏感的方面。为文“讲究而不将就”。民进会刊应当努力形成民进自己的个性特色,积极倡导清新健康的文风,体现科学精神、教育品格、文化品位。会刊要讲真话、传真情、表真意,思想深刻、分析精辟、见解独到、文笔畅达,不艰涩、不偏执、不作态、不花哨,不讲华而不实的大话、成堆成串的套话、不切实际的假话、没错没用的官话,不发“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痛不痒”、没有分量的应景文章。我们民进成员多为教育文化出版工作者,理应在文化建设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我们会刊多年来也一直为此在做着艰苦不懈的努力!

(来源:民进北京市委会)

  (责任编辑:赵天雪)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