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验室及研究机构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已不容忽视,这些废弃物包括:一般有机废液、含卤有机废液、废酸、废碱、实验动物尸体、固体化学污染物及有毒废气等,不仅是严重的污染源,且大多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的危险废弃物。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2005年7月,教育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但对于实验室的污染排放并没有专门的规定,也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废物处理的环保法规,造成这些实验室废弃物排放管理处于法律监控盲区。
目前主要存在问题有:
1、大多数实验室废弃物都没有经过处理,直接进入生活污水排污管道和生活垃圾场,如:实验有机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动物直接扔进生活垃圾、有毒废气直接由通风柜排出室外等,都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这样做不仅严重污染环境,增加市政生活污水处理难度,还会造成腐蚀排水管道,污染地下水等问题。
2、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以后,一些高校开始重视相关工作,但多数高校还是没有建立健全完备的废液管理机制,也缺少专项经费支持。而且由于整个社会处理危险废物的设施不完备,使得废液回收渠道不够畅通。师生们对废液的识别、分类以及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监管不够严格,少数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这些原因导致了废液的回收和处理很不完全。
3、目前国内对实验室废物处理研究很少,实验室废物的特点是种类多样,成分复杂,变化特别大,有别于一般的工业废水,是特定的污染物,有特定的排放时间和排放量。高校和研究机构交给专业处理公司处理的绝大多数是废弃化学试剂,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废液并不多。高中的实验废液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我国实验室的管道大多数与生活废水管道不分,环保部门也没法监测。
4、由于实验室废液的复杂性,其处理成本要比一般的工业废水处理成本高得多。中国科技大学建有一套有机废液焚烧装置,仅能维持校内产生的可燃性有机废液的处理,实际处理量约为20吨/年,处理成本约为8000元/吨(含燃油和人工费)。因实验室废液处理成本过高,地方院校回收处理积极性不高。
为此建议:
1、加强宣传和制度建设,通过立法或出台地方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由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实验室废弃物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宣传,提高师生和科研工作者的环境保护意识,避免实验室废弃物随意排放。
2、应将实验室的排水管道改造纳入学校的基本建设规划里去,只有管道独立才能有效处理和监测。在实验室设置专门的实验污水排出管道,实验室的排水系统与生活废水的排水系统彼此分开,主要收集实验室洗涤废水,监测达标后才能排放到公共排水管道里去。
3、技术上,建设专门的公益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机构或公司,由排污单位分类收集,处理公司定期集中运输,分类处理。
4、处理站应由政府投资建设,运行费用由排污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的处理费用标准和政府补贴标准。同时建议,各级科研项目申报中,应单列出一定比例的实验废弃物处理费,作为实验中心处理废物的专项费用。
(责任编辑:夏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