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2011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刘玉玲委员:关于进一步提高当代研究生科研素质的提案
 
 

   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教育质量应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千秋大计,其重要性影响深远。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以及经济危机造成的本科应届生就业压力,迫使很多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加上社会人士加盟“考研大军”,目前已经形成了所谓的“考研产业”。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压力都促使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速度。针对发展过快造成的科研素质等各方面的问题,在此我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关于科研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在研究生教育中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不应仅是课堂上的宣讲,更多的应该是在实验室中的寓研于教、寓干于教,帮助学生摒弃些浮躁情绪,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搞研究。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需进一步浓厚研究生学习科研氛围,引导、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科研、及时关注学术动态;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设研究生素质拓展讲坛,营造浓郁学术氛围。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自主学习、潜心研究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主动和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有待进一步加强,成才目标、学习计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建议提高研究生导师自身的科研素质,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内在的本身力量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研究生提高创新、科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素质。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在教育科研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直接影响教育科研效率,是教育科研任务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科研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作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课堂教学的科学研究能力,科研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等。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研究成果的实用化,使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增强,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力,实现科研素质的最佳表现和科研能力的充分展示。
   2、关于提高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
   研究生的自主性,首先表现为他们在学习、工作、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有明确的目标和自觉积极的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在学习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勇于向他人质疑、请教。大学生的自主性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水平,呼唤大学生的自主性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自主性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人才,核心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其中尤其是研究生教育。自主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研究生又是社会成员中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一批人,研究生有创意,但缺资金,所以,我们建议追加每年财政支出作为研究生生创业基金启动资金。同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缩短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学生敢于探究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表现的舞台,而是一个设计者引导者和活动参与者,在平台中应及时鼓励学生与老师对话,大胆质疑,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能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注重质疑,挖掘求异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是一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于同一问题,往往具有多种解决的思路,需要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联想,使思维发散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点上,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解决问题。
   3、关于大学学生诚信问题的建议
   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毕业论文抄袭、代写论文等,不仅滋生了学生的浮躁心理,对于学术水平的提高毫无裨益,还将产生学术腐败的恶性循环。因此,应加强研究生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无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观念。另外应届毕业生虚构求职简历以及签订工作协议频繁违约等现象也使广大大学毕业生面临诚信危机。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既可以充实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主动适应环境,不至于迷失自己。建立健全失信惩罚机制,把教育和处罚结合起来,促使学生把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统一起来,以免将来给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失。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