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2011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其他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袁希钢委员:关于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分析信息系统的提案
 
 

   以化工、炼油、石化、冶炼工业为代表的流程工业是目前我国重要的支撑柱产业。例如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增长率在20%以上,对我国的GDP贡献率高达6%。然而上述产业也是生产安全事故高发行业,例如化学工业多涉及易燃、易爆、毒性等危险物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甚至演变成影响面广、危害长远的重大事故,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近年来重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以化学工业为例,2005年伤亡事故142起,死亡229人,2006年158起,死亡277人,2007年340起,死亡389人。年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泄漏导致松花江水体污染,安徽盾安化工公司发生爆炸,江苏射阳氟源化工厂石化车间,氟化反应釜发生爆炸,沧州大化TDI公司硝化装置爆炸事故等造成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重大事故历历在目。我国每年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千亿元计。
   我国政府为避免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在系统、科学地管理事故的信息方面仍需改进,其中最为迫切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成因调查分析资料信息系统不够健全。首先社会上事故成因分析信息来源多为各种媒体,官方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过于简单、笼统,缺少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报告。此外要获得生产安全事故详细调查分析报告十分困难,政府文件、各大官方网站等常规渠道信息比较零散,缺乏比较系统的查询系统。
   生产安全事故详细调查分析信息对研究和避免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教育的主要依据。因此生产安全事故详细调查分析信息是从事生产安全管理和研究的部门及人员所必须的,否则难以从根本上防止相同事故的重演。目前世界上工业化国家的生产安全管理系统普遍较我们国家完备,同时开展生产安全科学研究,逐步形成了相关的学科,形成了危险操作性分析(Harzop)、本质安全设计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而这些都必须以生产安全事故的详细调查分析信息为依据的。我国在生产安全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尚相对落后,在缺少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条件下,其发展面临十分不利的地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产业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国民经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因此建议:
   1.我国各级政府,按事故的等级分别委托专业机构,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详细、深入、独立、专业的调查,形成详细的,具有专业权威的调查报告。
   2.除涉密内容,将事故调查报告按照不同等级的详细程度,分别向政府部门、专业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公开发布。
   3.对各个等级的公开发布的内容建立查询系统以便查询。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