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博物馆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广电总局的领导与支持下,特别是在广大电影艺术家的热情支持,自建馆、开馆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赢得社会广泛赞誉。按照“国家级、专业化、公益性、第一流”的建馆方针,致力于传播中国电影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为推动和促进中国电影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经过正式对外开放五年来的发展与磨合,随着客流量不断增多及运行管理的不断深入,一期工程原设计所存在的不足更为突显,影响现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在中国电影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下,进一步发挥好中国电影博物馆的作用,该国家级电影博物二期工程项目,历史地提到日程上来。
一、电影博物馆二期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中国电影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感受与体验电影的场所,是浓缩高品质电影历史、艺术、技巧、审美的文化场所,保存珍贵的研究资料,为公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机会,配套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等。但,现有功能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
首先,周边地段缺乏配套设施,馆基不断增加而自身功能配套日显窘迫。自身办公难、管理难,伴随着发展迅猛的中国电影,电影博物馆缺少足够的空间去完成必要的配制。例如:中国电影文化展示中心;教育与体验中心等均缺少展示与互动空间,同时,该馆还应有必要的剧院、摄影、录音、存储、拷贝等核心空间。同时,还应有多功能的集互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艺场所。
特别在发展中的中国电影产业现状,从战略高度出发,中国电影博物馆还应兼备着中国电影业界与海内外同仁交流互动的高端场所,做为中国电影标志性的平台,它还应具备国内外电影论坛、会议、培育人才以及电影产业创作信息交流与发展的平台。这些均是中国电影博物馆,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有必要解决的事,是势在必行。
二、中国电影博物馆是国家级的电影博览与展陈标志性综合体,应按现代化、规范化、长远化的设计理念,充分补充一期工程的缺失,全方位的把握电影文化特点。
第一,建立一个1000座的影剧场,周围应有配套的多功能辅助厅;应有一个穹幕影院,可容纳500座,具视听震撼的效果;建一个5D电影厅,让观众感受现代高科技银幕效果令人身临其境之感;
第二,建立一个面积不能低于6000平方米的现代科技含量的拷贝库;一个面积5000平方米的藏品库;一个400平米的录音棚,既可专业做后期录音功能,也可提供为大众互动用的平台;
第三,建立一个3000平方米的摄影棚,即可拍戏、又可观众参予互动与影像合成的娱乐区。
第四,建立一个5000平方米的行政办公区,其中应有体现当代“节能办公”、“生态办公”与“音效办公”的原则,并为业界人员来馆工作创造舒适的办公空间,交流空间;其中应有后勤服务区等。
第五,建立一应有20000平方米的住宿区,其中包括馆内人员住宿需求,外来人员工作与学习、实习等的生活设施与完善共享生活区。建一个20000平方米的培训学校,专门为培育电影复合型人才培训学校,以及随应电影大发展而建立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班,让中国电影博物馆成为真正能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这件事是中国电影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过程提出来,既符合中国电影产业链的规律性的综合发展态势,又对电影行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平台,给力中国电影的大繁荣。
电影界的仁人志士期待中国电影博物二期工程建设能健康的、科学发展并能尽早启动。
(责任编辑:夏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