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2011年两会专题 > 热点人物 > 叶 青 > 相关报道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国家账本 能不能提供说明书
 
 
   全国人大代表、财政史专家、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每年都是预算报告忠实的读者,而每年他也都会就预算制度的改进提一些建议。去年他的建议是,应该恢复在大会上宣读预算的制度,让全国人大代表有更多的时间审议国家账本。今年他的建议则是,能否有一本预算说明书。

  叶青说,随着预算公开的步伐加快,最近几年,预算报告越来越厚,对外公开的中央财政预算表格从2009年的4张增加到2010年的12张,但遗憾的是,现有的报告还不能完全满足代表们对预算的“好奇心”。比如,他自己对医疗方面的支出很感兴趣,钱究竟都怎么花的,可是现有的报告只有简单的几个数字,他很希望有关部门能有一篇详尽的文章来解读。

  叶青建议,中央预算的执行部门,能不能每一个部门都提交一篇文章,详细解释自己这个部门的钱都怎么花的,为什么要这样花,这样代表们才能和有关部门有所互动,共同探讨哪些钱该花,要花多少。

  在叶青看来,预算报告在细化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举例说,报告中企业所得税只是一个笼统的数,但他非常想知道,企业税中,国企交了多少,民营企业的贡献是多少,还有外资又交了多少。

  叶青说,一些地方的预算公开力度很大,值得中央政府学习。他注意到,一个月前,广东省“两会”期间,当地的代表委员们就幼儿园的支出问题吵翻了天,“这说明,那份预算报告公开的内容已经很细化了。”叶青说,他也希望在短期内,全国人大代表也能就政府的某一项投入展开激烈辩论。

  一直关注公车改革的叶青说,他还想知道每年各部门的公车支出是多少,可是预算报告找不到相关数据。最近的一则新闻让叶青看到了进步,他说,北京最近宣布近期要公布公车的数量。他认为,只有信息公开,才能有利于监督。

  在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看来,预算公开是有进步的,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两会之后,有几十个中央部委都公开了自己的预算表,但他也表示,预算公开内容的细化还做得不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此言一出,立即被代表委员解读为中国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的决心。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教授侯欣说,遗憾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都没有明确预算公开的时间表。

  除了对预算公开、细化做出建议外,代表委员们还在关注财税、预算制度层面的改革。

  今年叶青的另一个建议是,在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财经委,或者是预算委,能否设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一些财税专家,帮助对财政政策作出评估。

 

(责任编辑:王强)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