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首页 >>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1年专题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 图说辛亥 小字体 中字体 大字体
吴兆麟
 
 
  吴兆麟(1882—1942)字畏三,湖北鄂州市人。十六岁投武昌新军工程营当兵,先后考入工程营随营学堂、工程专门学校学习。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参加“日知会”,翌年考入湖北参谋学堂。1909年,以最优生毕业于参谋学堂,回工程八营任左队队官,在此期间,编著了《战术实施》、《参谋旅行》等兵术书籍。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首先在吴兆麟供职的工程八营爆发,随而各标、营等革命党人奋起响应,首先占领军械总库楚望台,众举吴为临时总指挥。经过一夜激战,攻下总督署,11日清晨,革命军占领武昌全城,次日攻取汉阳,第三天占领汉口,起义初战告捷。起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革命党人即商讨成立革命政府,并推举吴兆麟为湖北总督,吴以年少资浅力辞,推举黎元洪为都督,自任参谋总长,随后出任民军总司令。

  民国成立后,吴兆麟被任命为北伐第一军总司令,后调北京,被授予陆军上将衔。直到南北议和,吴兆麟始终恪尽职守,对保卫武汉作了重大贡献。南北议和后袁世凯攫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将武昌首义的高级将领投闲置散,强迫他们退役。吴兆麟也不例外,怀着对于党人政事的失望,退出政坛,解甲归田。

  吴兆麟解甲归田后,致力于社会福利公益事业,倡修武昌首义公园,以其收入扶助辛亥革命同志会。湖北樊口为梁子湖出口,春夏之交江水倒灌,田地庐舍成泽国,居民流离失所。民国十一年(1922年)湖北省修樊口大堤,建民信、民生二闸,开辟月河,筑王唐黄堤等水利工程,吴兆麟一直亲临督修,风餐露宿,不辞劳苦,三年时间工程竣工。樊口堤闸建成后,使梁子湖区免除了江涨为患,百里湖黄变良田,变水害为水利。

  吴兆麟晚年淡心于政治,潜心于佛法,提倡“心安即国安”的说法。抗日战争期间,武汉沦陷后,吴兆麟因哮喘困居武汉读经自遣。日本侵略者知其素有声望,诱以出任伪军总司令,伪湖北省政府首席参议。均遭吴拒绝。日军无奈,将其软禁。吴因国破心困,加上病情加剧,于1942年10月17日饮恨而逝。国民政府曾明令褒扬,并于1947年公葬于武昌卓刀泉。

  吴兆麟一生早年从军,在革命战线上为革命胜利恪尽职守,奋勇努力;解甲归田后,投身公益,造福于民;晚年向佛,屡拒日伪,用自身的操守证明了一个心怀国家和人民的人所具有的胆识、胸襟和正直。
(责任编辑:夏传磊)

[ 我要发表评论 ] [ 打印 ] [ 收藏本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