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热烈庆祝第二十八个教师节 >> 2012中国教师发展论坛 >> 观点直击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萧源都:整合师资培育资源

  台湾地区1994年开始一般大学设置教育学程之后,也带动教育相关科系及学院之成长,为师资培育及教育学术研究,以往曾拥有相当荣景之时刻,学生选课人数众多,筛选倍率很高,培养了许多储备教师。但自从2005年以后,因就业困难,导致招生不足,教育学程纷纷停办,或转型为教育相关系所,或成立教育学院,这对师资培育及各相关大学之发展,也造成相当冲击与影响。

  目前岛内的师资培育制度与运作,呈现教育专业养成潜在课程阙如、学生学习活动缺乏系统性、职前师资培育课程理论化、师资培育单位边缘化、师培大学与地方教育辅导的关系弱化,以及师资培育单位教授逐渐忽略教学服务等六项问题。

  现今师资培育单位教授受到研究导向评鉴及升等标准影响,容易忽略教学服务,且教育研究重理论化,轻教材教法研究取向,师资培育单位教授较少意愿投入学校现场进行实务研究与服务,导致重视教学实务研发之传统任务严重式微。

  师资培育课程除了普通课程、任教学科的专门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实习课程等「外显课程」以外,还需要许多「潜在课程」的配合,需要「环境教化」与「制度设计」。在环境教化方面,学校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要能发挥「潜在课程」的功能,而制度上要实施住宿制度,培养人际沟通与良好生活习惯;加强导师制度,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关注人格发展;加强情意教育,培养艺文气质,增强「辅学习」的效果;实施服务学习制度,以培育最良善人格之师资。

  师资培育应注重教与学之学术研究,引入中小学优良教师参与培育课程,增聘临床教师团队,建立专业发展学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pds) 并扩大附属实验学校之功能,加强与现场学校之伙伴关系。师资培育大学可主动寻求与其所在地区之县市政府或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直接提供伙伴学校所需进修课程与资源,并成为该区域之教育人员终身学习体系之中心,发展出各学习领域的专业諮询社群,并规划与安排体系化教育人员进修课程。

  (萧源都,崇右技术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