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朱维芳:一碗干饭折射皖人“雷锋精神”

  如何学雷锋?

  朱维芳认为就是要抱着与人为善的理念,不是学雷锋才需要做好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本就应该如此。她认为,一定要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学雷锋要从孩子抓起。

  宁愿自己饿肚子,当地农民也会给外地来的知青吃两顿干饭,而就是这一碗干饭感动了朱维芳几十年。昨日,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在谈起雷锋精神时,不禁回忆起40多年前作为下放知青到安徽来时的经历,朱维芳说,安徽人的真诚让人很暖。

  据朱维芳回忆,1968年她和另外4个年轻人从上海下放到安徽贵池当知青,当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当地农民都吃不饱,却给她们吃饱了。当时,当地农民家里一般每天都是早晚两顿稀饭,中午一顿干饭,只有家中要干活的男主人才能享受两顿干饭的“特殊待遇”。当地农民在情况那么困难的时候,对这几个来自上海的年轻人却是那样的好,“在晚上给丈夫炒干饭的时候,也给我炒了一碗,真是把我们当家中的孩子待,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好。 ”正是这一碗干饭,让朱维芳感动不已。

  做知青的那段时光,另一件事情也让朱维芳记忆犹新:有一次,贵池当地发大水,洪水破了圩子。当地群众首先想到的,便是让下放至当地的5名知青上大船离开。 “当时登上船的时候,几个知青全是泪流满面,因为我们是安全了,但他们却随时会面临险境。 ”这样的事情放在现在,可能是不可想象的,“毕竟与你无亲无故,他们都还有家人面临危险,但在当时,他们就是这样把生的机会首先给了我们。 ”

  朱维芳说,这是一种大爱,是安徽人最淳朴的、舍己为人的“雷锋精神”的体现,“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在此后几十年的工作中,都要问一问‘我们有没有充分考虑农民、考虑广大老百姓的利益? ’‘这样做老百姓会答应吗? ’”

(责任编辑:徐超)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