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 |
|
|
|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他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多渠道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待遇,建议把兴山峡口列为三峡翻坝转运中转港之一。
作为一名来自宜昌的全国人大代表,他是如何看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据此他对企业的发展又何考虑?当了五年全国人大代表,他又何感触?
昨日上午,正在参加全国人大湖北团分组审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以他的视角作出解答。
全国人大代表、兴发集团董事长李国璋接受采访。特派记者李仁玺 摄
总理今年的报告最“实惠”
记者:听了今年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后,作为一名来自宜昌的全国人大代表,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李国璋:这是我参加的第五次全国人大会议,感受最深的是总理在报告中对关注民生讲得最多,政策也最具体,也可以说是近几年最实惠的一次。
为什么这样讲呢,比如说,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原来提的是十年规划,现在宣布今年要全面完成,这是个非常大的进步。第二是进一步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总理在报告中也提得很明确,因为收入分配制度在我国已成了一个关注的焦点。还有住房和医疗,这几大块中央都拿了很多钱。
此外,包括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这次总理提到了教育支出占到GDP的4%,这已期盼了多年,这是非常不简单的,我注意到整个教育经费的预算接近2万亿,这是个很大的数字。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们对这些举措都是非常赞赏和支持的,因为有些事我们也呼吁了多年。
产业调结构不是空喊的
记者:您是一名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您最关注的是什么?
李国璋:作为企业来讲,我更关注的是中央提出的调结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政策,对我们做实业的是很有帮助的,我们还要研究消化这个报告的实质内容。
总理提出,国家对产业的升级将给予补助和奖励,还有政策上的优惠,有很多东西是和我们能对上号的,如在研发上给予税收优惠,在重大技术专项上给你补贴,在环保方面给你一定支持,这都反映国家在调结构方面不是空喊的,是有实质性东西的。
我们兴发集团也有很多项目和这个报告在方向上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具体的工作依然要好中求快
记者:今年国家在发展目标方面有明显的调整,这和地方求快会不会带来矛盾,作为在经济工作一线的代表,您如何看待?
李国璋:这是一个务实的选择,中国的经济已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作为国家来讲,长期要做到“一枝独秀”还是比较困难的,从国内来讲,显然国家也在更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不能搞粗放经营了,也应该给自己一个缓冲的余地,适当放缓发展步伐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依然要好中求快,只要基础牢,求快有什么不可以呢?只要不单一追求粗放式的快速,只要是有效益的快速,我想中央是不会限制的。
就是要把眼光瞄准国际市场
记者:兴发一直是湖北省和宜昌市的出口大户,现在国际市场也不是特别好,但据我们所知,兴发在今年定的出口目标还比较高,是因为我们有了新的市场拓展区,还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李国障;兴发做精细化工的面比较宽,追求“东方不亮西方亮”,今年定下的出口是2.5亿美元,目标是比较高,这主要是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光开拓国内市场还是有限的,要把眼光瞄准国际市场。今年的重点放在东南亚和南、北美地区,也包括澳大利亚的市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情况看,比全国的形势略好一点,实现这一目标还是很有希望的。
当人大代表对自己有很大提升
记者: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第五年了,明年全国人大也要换届,做代表这五年,您有何感想?
李国璋: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是一个大学堂,首先对自己是个很大的提升,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感受。
第二个呢,对中央政策的理解可能更准确一些,因为除会议期间的讨论外,我们在和相关领导、有关部门以及其他代表的交流中,问题可能看得更准,也掌握得更及时一些,也让我们的企业发展少走弯路。
当全国人大代表的这五年,也是我人生当中一笔重要的财富,也可以说是我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会永远铭记这段经历。
本报特派记者 李仁玺
(责任编辑:吴宏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