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冯骥才:删繁就简两会言 领异标新文化人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浦奕安)两会上,冯骥才是文艺界委员中的焦点人物。他集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身份为一身。他的艺术实践门类较广,在多个领域卓有成就。

  “文化强国”应有标准

  冯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文化是不断积淀的过程,不是短暂的时间可以达到的目标。

  他举例说,一段时间没有出现当下时代的歌,中国的城市也很少有深入百姓人心的市歌。“除了某些城市政绩工程的市歌,真正被老百姓爱唱的歌很少。“

  冯骥才分析,因为那个地方不那么单纯了,各种文化交融比较多,加上商业流行文化的冲击,就很难创作出能代表当地文化的市歌。

  在他看来,“若是商业流行文化成为主流,这是社会很大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不断提升精神层面和人类品质,这才是文化的主流。”

  冯骥才认为,中国在历史上早已是文化大国,但文化强国的目标还没有达到。“文化强国不是空的。那么,究竟应达到什么样的指标?”冯骥才说。

  他觉得,量化是经济上的一个概念,而文化是精神的东西,很难量化也没法量化。“但既然要做文化强国,还是应该有所标准。”冯骥才说。

  作家创作应触摸时代灵魂

  冯骥才是贯通文学、美术、音乐、民俗、非遗保护等领域的中国当代文化名家,作品曾在法国、瑞士、夏威夷、西班牙等国获奖,作品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译本三十种,同时,出版多种大型画集,在世界多地举办个人画展。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命题面前,冯骥才是先行者。

  关于文学,冯骥才有他独到的观点。他提出,文学创作要有自身的规律,经济富足,不一定就有好作品出来。“曹雪芹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出现,都在一个经济不很发达的时代。”他深有感慨。

  冯骥才认为,作家能够更深刻地观察社会、洞悉人情,对于人本性的探究,往往应了“贫贱出诗人”的古语。

  “但从作家角度看,当代社会观察生活比较困难。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速度太快、发展太快,问题也较为复杂和纠结。”冯骥才说。

  冯骥才表示,在一些情况下,作家很难从一定深度上去把握社会。“在艺术实践中,触摸到一个时代的灵魂是很困难的。”他说。

  微博评论及转发应立法

  冯骥才和多数专业作家一样,专心写作,不上微博。但他也尝到了网络微博一些不实评论及转载之苦。

  他观察到,有些微博,博主会放大名人的一些观点,或者借名人的名义表达自己的观点。“微博是一个无形的社会,很快就能写一条发出。微博是个体和整个世界在说话,决不能伪造。”

  “明明不是我的言论、思想和表达问的方法,但却被以讹传讹,大肆扩散。”没有开通微博的冯骥才常委无奈地说。

  他建议,微博是否能设立转发验证,防止被一些网民转发后,对所涉及名人造成伤害。

  他表示,是否能有相应技术手段,并逐渐立法,从法律层面对微博评论及转发予以约束。

  年轻人写作应自信

 

  对于微博及博客上出现的一些对于作家“代写”的质疑,冯骥才坦率地说,根本不要去理会。

  “语言、风格、气质都是我的,作者对代写之说可以置之不理。我觉得作家自信比什么都重要。”冯骥才说。

  他寄语青年作家,希望他们继续写作品,把优秀作品拿出来。“写作是一个静心的过程,作为具有才华、感觉和思想锐度的年轻人,要耐住性子沉住气,不管别人怎么说,应该回到自我,用继续写作去说明一切。”

  作家冯骥才借用了他的好朋友、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艺术家韩美林的一句话:“你把我放在火柴盒里,我也是无限空间的主宰者。”

(责任编辑:徐超)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