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全国政协委员李卫华:半数提案为民生

  中安在线讯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卫华带来的十余份提案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关于民生问题。

  独生子女政策奖励不应区别对待

  我国从1971年开始计划生育,在2002年9月1日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与社会保障措施。全国很多省、市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机制。李卫华委员对一些城市的奖励政策进行了了解,如北京市的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上海市的独生子女父母在退休时,可领取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江苏省的政策是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退休后,按照其退休前月工资的5%每月增发退休金,也可以由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者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陕西省是每人每月发给补助金。补助金发放标准参照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具体确定,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

  “从上述省、市的奖励措施来看,无论是一次性奖励还是增加退休工资,都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工与企业单位的职工一视同仁的。而有些省份对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待遇却因单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李卫华委员说,如在某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提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提高5%的退休金;企业职工退休时,给予一次性补助,具体标准由所在地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根据此规定,该省独生子女父母是企业职工的退休时最多能获得数千元的一次性补助,约为2000元左右;而若以独生子女父母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标准工资是2000元计算,女性退休年龄按照50-55岁,平均寿命74岁,那么2000元*5%*12月*20年=24000(元),是企业职工的12倍!

  “同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为什么不同省份,享受的待遇差别如此之大?企业职工是计划生育工作不可小视的部分,依法保护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对计划生育工作有着极大的意义。”为此,李卫华委员建议国家应该对独生子女政策待遇在全国范围内作出明确规定,独生子女父母是企业职工的退休时,应该和独生子女父母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享受一样的独生子女政策奖励待遇。

  治理机动车尾气保民众健康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实现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随着汽车销量和保有量的急剧上升,伴随而来的尾气排放特别是PM2.5排放,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成为对国人健康的最大杀手。

  “美国环保局2003年做了一个估算:如果PM2.5达标,全年美国可避免数万人早死、数十万人上医院就诊、上百万次误工、上百万儿童得呼吸系统疾病。相比当前的中国,美国当时的空气质量已相当不错,只有很少地区存在略微超标。如果我国及我省的PM2.5能够降低或达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为还一片蓝天,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李卫华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公交用车、公务用车分阶段强制推广机动车尾气减排技术,采取更新换代和排放改造双管齐下的措施,再向所有机动车推广。此外,规划建设一批绿色环保示范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明确每年的机动车减排指标并落实减排措施。对在用车辆严格执行黄标制度,严格尾气检测环节,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一些环保科技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使其发挥在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骨干和领头羊作用。

  让民企、私企交得起员工保险

  按照国家现行劳动类法律法规,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是必须的义务。但据不完全统计,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的雇员社会保险实际缴纳不足40%,有超过60%的雇员所在企业根本无能力解决雇员保险问题。

  李卫华认为,民营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千差万别,不少民营企业规模小,初始实力弱,承担社会责任能力差,还有众多民营企业从事的都是低门槛,竞争激烈的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以至于民营企业员工的社保得不到保障。“政府不应该是强调处罚权利,而应该针对民企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共同承担社会责任。”李卫华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针对现行劳动保险体制进行改革,重点是制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雇员保险、社会保障支持政策,政府成立专项基金给予补贴或补助;

  此外,李卫华还提出,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只规定了企业必须要缴纳员工社会保险以及员工投诉后的处罚,但没有考虑到无能力缴纳雇员社会保险的企业如何用工以及员工的社会问题怎么解决。“目前一些垄断的国有企业,有着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业绩回报,但承担雇员社会责任和民营企业是一样的要求。另外一些高利润的行业房地产等行业用工雇员很少,而一些附加值很低、关系到百姓和社会安居的服务行业,雇员很多,这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很弱,由于没有好的政策扶持,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十分滞后,对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影响很大。”李卫华建议政府通过采取征收社会保险税的方式,来解决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雇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用社会的力量解决社会的责任。“社会保险税可以和发票税金进行捆绑,销售额大的,利润高的企业应该更加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将促进整个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创业热情,有利于扶持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李卫华认为。

  政府应为老年服务“买单”

  对于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老龄问题特殊和老龄工作紧迫的巨大压力,李卫华认为,完善现有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则是养老保障的重中之重。“政府购买服务,让社会力量运营、社区力量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联动式的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弥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床位不足的矛盾,顺应传统家庭养老的心理,是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途径。”

  李卫华委员建议,政府购买服务要列出详细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对服务的质量、标准、规格、费用、违约责任等进行相对明确的规定,保证后期的顺利进行。政府必须进行政策和管理的全过程控制。购买服务的对象应当包括生活在保障边缘的老年群体,实现应保尽保。购买服务的内容要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日常生活服务。同时,要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来做这件事。

  为特殊老年群体购买服务工作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先进经验借鉴方面,李卫华还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按开发比例定向划拨土地,建立老年社区的建议。“老年社区在国际上很早就被提出。如今,美国太阳城中心、日本港北新城、荷兰弗莱德利克斯堡老年人公寓、新加坡乐龄公寓等世界知名的老年社区已经相对成熟。我国未来老年社区的发展应当参考它们的成功做法和人文理念,借鉴它们按开发比例定向划拨老年地产的成功经验。”李卫华建议,我国可以尝试按出让商业地产的比例划拨土地用于建立公益型的养老社区。设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动态的入住门槛,只租不售。这种土地的使用由政府严格监管,服务由政府购买并监督实施,并在土地、水、电、燃气、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在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上,要适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包含必要的医疗、娱乐、文教、社交等公共设施,使用温暖、人性化、贴近自然的材料代替冷冰冰的白灰、平整光亮的石材,拉近老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减轻老人们长期处于室内而产生的烦躁感。

(责任编辑:徐超)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