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教网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很大的亮点是把改革作为今年的中心工作。教育方面同样如此。下面我想重点谈谈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话题。
第一,体制改革有一个社会资本如何进入教育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市场化问题曾引起争论。当然,教育不可能完全市场化,但是如果社会资本不进入教育,那么教育也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资本几乎就没有真正进入过教育。这些年来,民办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萎缩。我们国家还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这些年政府有了钱,教育投入也不少,但是教育上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所以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还有很多文章要做。
第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现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需要突破。这次两会我专门写了一个议案,就是提出要建立以省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现在我们还是一个地区间差距非常大、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在这样的国情下,要用同一个政策去做事就很难,所以必须因地制宜,根据省情具体制定不同的教育政策。
比方说,教师流动以省为主来统筹就比较合理。因为我国还有很多贫困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贫困县仅靠自身财力根本无法保证教育的正常发展。尽管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能够部分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如果能在全省范围内统筹解决就更好了。
第三,高考制度的改革。我觉得这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关于高考,这次我也专门提交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是民进中央承担的一个国家重大课题,也是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的课题。我们主张对中国高考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并提出了15条高考改革的方案,包括进一步加大学校的自主权,取消现有的高考加分政策,也包括调整高考时间等。
过去,大家一直在讲,高考不改,教育难兴。高考成为整个教育的牛鼻子,素质教育难以推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考。现在学校可以选学生,但学生不能选学校,今后应该允许一个学生同时领到几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学生自主选择。
第四,教学改革。教学改革似乎和体制改革关系不大,但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哪里?在教师那里。如果我们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比作一栋大楼,那么试想,如果没有工人来建筑,那么这栋大楼是无论如何建不起来的。那么工人是谁呢?就是我们的教师。所以应多关注关心我们的教师。
中国教育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呼应联动,整个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把推进教育公平作为主导,推进公平兼顾效益。
(责任编辑:吴宏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