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201件议案缘何七成被采纳

  十年提出201件议案,70%被采纳,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的履职成绩。

  周洪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他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由此开启“人大代表”生涯,“连任一届,一当就是十年”。

  记者统计发现,周洪宇从2003年至2012年十年履职期间,共提出议案201件,“70%左右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采纳率为何如此之高?”面对记者提问,周代表笑称有“秘笈”提写议案“四步曲”。

  历经近十年的代表生涯,周洪宇对提写议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思路,认为所反映的问题要从“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四方面入手,才能算是一份“命中率”高的议案。

  周洪宇以2003年当代表时所提的《关于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建议》为例对“四步曲”进行了说明:

  一是该不该免费?那年,他了解到公共财政概念,认识到义务教育应当由公共财政支出,“明白了义务教育这笔钱应该由政府出,这是这件议案提出的"立身之基"。”“经常有代表为某些事情呼吁,但真正提出可操作性议案的并不多。只呼吁,不写专业议案,成效从何来?”

  二是这笔“单”有多大?也有代表提出过义务教育免费的议案,但有关部门没敢轻易采纳,“原因是不知道这个单多大”。于是,周洪宇根据人均GDP和生均教育经费指数测算出三笔账:如果全国免费,需要1800亿;农村免费,需要850亿,但如果全国592个贫困县免费则只要200亿。

  “当时我们国家全年投入到教育上的财政是3800多亿,如果一下子要求国家财政拿出1800亿,显然不可能。如果拿出200亿解决贫困县义务教育免费,不是没有可能。”

  三是谁来埋单?“光让中央财政支出这笔钱,恐怕也很难。”周洪宇根据我国东部、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央、省、市三级财政分别按不同比例承担这笔费用。

  四是怎么做?他提出“分类承担,分步实施”的思路。

  “只有这四个问题解决了,议案才具有可操作性,才有可能被采纳。”

  周洪宇回忆,2003年3月两会上提交这件议案后,当年3月6日又向温家宝总理面呈议案。经过几年的持续提交,最终实现了全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免费,使这项政策惠及了千千万万的学生和家庭。

  之后,他还出版了《怎样做人大代表》、《怎样写人大议案》的专著。

  记者进行了统计,周洪宇2012年提出22件议案,其中有11件与教育有关;在十年201件中有78件与教育有关,接近三成。

  “我把教育当做"根据地"。”在政府当过区长,在高校从事过教育工作,后来又担任了人大副主任,周洪宇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一直都从事或负责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关注着教育事业发展。

  “提议案要像鸡打鸣,不仅要打,还要打得适时,打得准。”周洪宇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责任编辑:王强)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