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教师缺乏,容易导致男生唯唯诺诺、优柔寡断,男教师的教学方式、性格是女教师无法替代的。”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副院长翁国星在今年的提案里建议提高中小学男教师比例。
100万幼儿园阿姨中
只有1万“阿舅”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尤其是幼儿园存在男教师比例严重偏低的情况。翁国星说,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男女教师的比例失衡更严重。“以青岛市为例,2011年10月,有媒体对该市9所小学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小学的男教师比例不足两成,在10所中学,男教师比例仅有三成。”
在幼儿教育中,这个比例更低。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我国幼儿园教职工总数100万人左右,真正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男性不到1万人。
翁国星说,更可怕的是,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还在恶化中。2011年,烟台招115名中小学教师,男教师仅19名,占16.5%;莱州市补充159名新教师,男教师只有33人,占20.7%;招远市新招教师91人,男教师仅15人,占16.5%。
收入低、竞争激烈
男生毕业多不愿从教
翁国星说,现在师范生中男女生比例失调,约为15:17,有的专业女生比例更高。再加上男生毕业不愿从教的多,招聘考试笔试、面试女生的成绩与表现往往优于男生,这导致男教师的生源比较少。此外,“教师的收入较许多行业低,这也是导致男教师比例低的原因。”
翁国星建议,学校招聘应控制男女教师比例,至少1∶1。另外考试项目可多选,“对特别需要男教师的学科,可适当放宽条件,对男生考师范类学校给予降分、定向分配等鼓励条件。”通过降低门槛,鼓励男教师从教。
女老师扎堆
影响男孩性格塑造
翁国星认为,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教师比例低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男女教师严重失衡,增加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和难度。例如女教师过多,使得不少学校出现排队怀孕等不近人情的做法。”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解士杰说,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如果没有男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情商会大大削弱,这会影响孩子性格的造就。男孩子应该有一点刚性之气,女性对孩子的关心、呵护更多,但这往往忽视了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
(责任编辑:王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