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大会新闻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爱心屋”再现两会住地 委员们以行动支持“一张纸献爱心”

  “一张纸献爱心”的大标题下,睁着一双大眼睛的女孩,瞬间吸引了无数过往的委员们的目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爱心屋”再次走进了全国政协委员的住地,置放于全国政协委员住地宾馆露天空旷的醒目位置,鲜红亮丽、设计精巧的红色小屋檐下,那“不让一颗先心病孩子的心脏因贫困而停止跳动”的宣传标语也格外的引人注目。

  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纷纷以向爱心屋投递旧报纸的方式,参与中华慈善总会的“一张纸献爱心”工程。每天的投递报纸已经成为了一些政协委员的习惯,有的委员投完旧报纸后,还在“爱心寄语簿”上写下了自己的美好祝愿。“祝我们的孩子幸福健康成长”,全国政协常委、台盟中央副主席黄志贤深切寄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总裁专务唐大智这样写道:“慈善事业是人类的幸福事业,对人慈善,世界会对你慈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说:“爱心,从点滴做起”;全国政协委员王海波寄语:“爱使社会变得更美好”。截止目前,已有两百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表达了对先心病孩子共同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社会慈善事业的深切期望。

  据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徐镱轩介绍,今年中华慈善总会在铁道大厦、国际饭店、友谊宾馆、北京会议中心四个全国政协委员驻地均设置了13个“爱心屋”,专门用于收集委员们阅读后的旧报纸,废纸变卖资金及募捐善款将用于资助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据了解,中华慈善总会从2008年起启动了“一张纸献爱心”慈善工程,呼吁人们捐献废旧报纸,变废纸为善款,作为筹措先心病孩子救助资金的一个渠道,通过建设覆盖全国的废纸募捐渠道,从而实现弃置资源向善款的转化,奉献一片爱心。该项目符合节能环保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培养公民良好道德习惯,是一项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创意的慈善项目。

  从2008年5月开始,“一张纸献爱心”慈善工程就在江苏省常州市率先发起。到目前为止,共有3508家单位参与了该活动,共收集废旧纸张7196.9吨,变卖后所得善款525.95多万元,为102名贫困家庭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了手术治疗。常州的成功经验,也更多的引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先心病儿童的救助活动。

  爱心从每张纸开始,善聚小爱汇大爱,使那些受病痛折磨的青少年和家庭远离不幸,把回收废纸用之于行善,从救助“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开始。活动一提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了民政部、环境保护部等19个国家部委和中国报业协会等48个行业协会的赞誉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一张纸献爱心”的活动中来。

  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胡珍把支持“一张纸献爱心”工程作为“两会提案”递交全国政协,徐沛东、关牧村、梅葆玖等36名委员签名支持。“一张纸献爱心”所倡导的慈善理念和献爱心形式得到了众多全国政协委员的赞同。该工程自开展以来,已有2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签名支持,大家都提出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通过一种普通群众方便参与、机关单位可以广泛开展的方式,推动这一慈善活动在全国的大力开展。

  今年,“爱心屋”再进两会驻地,她既是一个旧报纸收集箱,同时,也是一个倡议人们参与慈善、奉献爱心的象征性符号,委员们对其热情也依旧高涨,每天的投递报纸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一张纸微不足道,聚沙却能成塔,将废纸聚集起来,就可以救治一个个濒临险境的心脏,使它们重新焕发活力。

  通过投递、捐献废旧报纸的示范作用,委员们关注民生、参与慈善的热情和积极传递爱心的举动,促进和带动了“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在全国的推广和开展,人们在参与中彰显着“慈爱、和谐、环保、节约”的理念。温情的延续、爱心的传递,一经流淌,就能汇成长流,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赵天雪)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