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颜色由深蓝,浅蓝,到黄色,暗红,代表着PM2.5的浓度越来越高
流行病学家怀疑,空气中的某些污染颗粒,使得每年有多达数百万的人过早死亡。PM2.5是主要有问题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约为人类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这些小颗粒可以穿过人体正常的防御通道,渗透到肺部深处,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附着其上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对人体危害涉及呼吸、心血管、血液、生殖系统。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烟尘,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有别于PM10沙尘和扬尘是主要成分。
近日,国家环保部公开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次征求意见稿,PM2.5已被纳入将预定于2016年执行的国家新标准。新年伊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都将打响“PM2.5攻坚战”,北京春节前开始每日公布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PM2.5防治并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针对产生PM2.5的因素比例:>22%以上是机动车排放、24.5%来自外地、17%是煤炭燃烧,包括电厂、锅炉供暖等、16%是扬尘、16.3%是工业喷涂挥发、4.5%是农村养殖、秸秆焚烧等,提出了八项治理减排措施,如:煤改气、淘汰老旧汽车、淘汰水泥、化工等工业、绿化、加强扬尘管理等,这些措施基本未脱十年来减排PM10的思路,实效性可想而知。
参照国际上有些国家的做法: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案》自制定后每五年修订一次,在1997年率先在《法案》中提出监测PM2.5标准,并在2011年2月23日推出了新的《清洁空气法案标准》,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并进行强制性限制。《标准》和《法案》相辅相成,分别从审核新污染源到污染源排放严格控制,尤其对产生PM2.5的各类锅炉和燃烧炉(包括固废焚烧炉和各种工业窑炉、冶炼炉)提出具体排放限制指标,被评价为对改善美国空气质量有决定性意义。
现在我国的大气质量(尤其华东和华北地区)实在令人担忧,几乎占了全国一半人口,在此其中的任何人都不能获得特供而例外。强烈建议:尽快再次修改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修订),自修订已经17年过去了,空气质量和要求都发生很多变化,再者法规必须在《标准》之前先立;也强烈要求: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尽快执行(即使是我国新立的《标准》,生活区的日平均PM2.5值为75微克/立方米,仍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PM2.5≦10的要求),以期能够尽快遏制空气质量趋势,还一个基本生存条件。
除此之外,在华东华北人口密集、PM2.5污染严重的地区,建议近期即可实施的具体措施:
1)所有没有获得审批的燃烧炉全部关闭(各种锅炉、固废焚烧炉和工业窑炉、冶炼炉);
2)严格控制产生PM2.5的新建设项目审批和已建项目的PM2.5排放;
3)严格限制PM2.5排放严重的柴油车和重型汽油车辆的排放等级;
4)严格限制轻型汽车的排量及排放量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