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朱永新代表:利用社会智力资源支持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建议

  案由:

  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重要目标。为缓解城乡间教育发展与教师资源配置的不平衡,教育部门近年来实施了免费师范生以及惠及几百万乡村教师的国培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免费师范生杯水车薪且很少到乡镇以下,农村边远地区缺少优秀教师的问题仍然严重。仅仅靠国培计划培养农村教师,中国教育最短的这块短板,也很难在短期内拉长。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实践表明,利用全社会的智力资源尤其是退休教师志愿者支持农村边远地区的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城市退休人员也近6000万人。由于营养与医疗条件的改善,大部分五、六十岁的人还正当壮年。事实上,我国退休年龄较发达国家早十年到十五年。这是一笔巨大的人力与社会资源财富,应该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加以充分利用。

  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民间团体和个人自发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其中以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广西等地开展的“常青义教”项目最为典型。这个以退休教师为骨干,以城乡对口支援为抓手,社会组织配合的多方位、有规模、可持续的支教模式,不仅是对国培计划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也对整体提升农村教育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青义教项目是在广西教育厅和南宁市教育局的支持与指导下,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发起,组织城市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学校进行教学管理提升和师资培训的老龄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自20103月启动, 一批广西南宁的退休教师到广西河池地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中学开展支教活动。到目前为止,常青义教已经扩大成广西、云南、河北、内蒙古、辽宁等省的九个支教项目。仅在2011年度,常青义教就招募了城市退休教师志愿者578人,志愿服务时间达47156小时,影响辐射297所学校,直接受益教师3185人,间接受益学生52346人。退休教师以志愿者身份工作,不拿任何报酬。支教活动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补助以及意外伤害保险由友成基金会提供。

  常青义教模式与传统的支教模式相比,有以下几个不同点。

  (一)传统支教以一线在职教师为主, 由于城市的优秀师资也十分紧缺,这就造成了这种模式很难大规模推广。而常青义教以退休教师为主体,他们数量巨大,而且有时间,有专业,无负担,无后顾之忧。特别重要的是,他们有用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回馈社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有对退休后被社会“边缘化”的担心。他们到贫困地区去志愿支教,不是“利益”或“利润”的驱动,而是“使命”的召唤;不是“要我”支教,而是“我要”支教。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是很多退休教师支教的一个最大动力。正如常青义教支教老师潘玉钗所说:“没退休时,身心俱疲惫的我们天天盼退休,但当真的退休了,离开三尺讲台,心中除了欣喜外还有一丝牵挂。欣喜的是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但没过多久,竟发现自己还是有些惦记着那三尺讲台,牵挂着那些孩子们。为使山区的孩子共享蓝天,为了了却自己的牵挂,我们自带行李、风尘仆仆去支教。”

  (二)与传统支教以个别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上课,直接面对学生不同,常青义教的工作重点是多方位、多模式地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他们组织了德育、政史、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体卫艺等若干支教小组,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对乡村教师一对一的帮助。他们还通过上示范课、分析教学案例、培训班主任等,手把手地提高乡村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水平。参与常青义教的还有一部分退休的校长、书记,他们工作的重点是指导与协助当地学校管理层抓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教研组建设等,全面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常青义教根据退休教师的特点,每次支教不超过一个月,采取多批次,轮流下乡支教的方式。他们还以支教点为基地,通过上示范课,到周边学校支教以及定时开展给全县教师上集体培训课等方式,把支教活动的影响辐射到更大范围。在退休老教师的带动下,一些城市在职的中青年教师也放弃了休息时间,利用周末与无课日配合老教师下乡志愿支教。

  (四)常青义教不仅采取送教下乡,还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把乡村教师带到退休教师所在的城市学校观摩学习。例如,河北滦平的常青义教点就组织了当地教师到北京海淀区的学校听课学习,短短几天就使乡村教师对先进教学方式的认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南宁四中与马山县林圩一中,南宁十四中与田东县上法中学结成了对子,以退休教师为骨干对口开展支教活动。

  (五)常青义教还动员了一些社会组织与社会资源参与支教活动。 常青义教活动是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支持与协调下开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参与,不但减少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很多组织、协调工作,还动员了大量的民间资金与资源的参与。例如,广西阳光100公司等企业就通过友成基金会为开展常青义教捐献了近300万人民币。 社会组织的参与还带入了很多有创新、创意的支教方式。

  总而言之,常青义教模式一方面缓解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极不均衡,特别是在教师数量和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教育管理水平等软性资源上城乡差别巨大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城市的退休教师热切希望发挥余热,丰富了退休教师的生活,实现了退休教师的公益情怀和社会价值的愿望,可谓一举多得。

  ?

  本案建议:

  为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在全国完善和推广常青义教模式,并形成一个制度性的安排。

  (一)把城市学校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支援形成一个制度性的安排,列入教育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以校际对口支援为主要模式。支教活动以退休志愿教师为骨干,带动在职老师短期参与。这种支教安排不会过多地影响城市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原则上支教活动应该优先在国定贫困县或省定贫困县的乡一级及以下的学校中开展。

  (二)采取政府资助、社会募集、教师自费等多种模式。经费保证是支教活动长期可持续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可以考虑在现有的教师培训经费以及未来培训经费的增量中拨出一部分经费支持支教工作,配合社会资源来支付志愿教师的路费,生活补助及意外伤害保险。也可以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和支教教师本人的积极性,进行多样化的经费保障。

  (三)退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变革,也需要继续充电,先行业务培训。各地在组织教师课改等各种培训时,可以考虑把参加支教的老年教师列入培训计划中。

  (四)建立验收与奖励机制。对常青义教开展后的效果,可以动员一批退休教师志愿者担任验收与评估工作。老年志愿服务也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及精神上的回报。政府有关部门可考虑对执行较好、效果显著的支教学校及老师给予奖励。中央及地方媒体也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支教活动的关注、支持与参与。

  (五)鼓励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支教的支持与协调工作。通过社会组织来动员更多的企业资源以及其它社会资源,配合国家的投入,支持支教工作。有关部门在退休教师成立的支教组织的审批上给予特别的支持。各地老龄办、关工委、老教师协会等机构可更多地参与支教工作。

  (六)进一步扩大试点,并在条件成熟时尽快推广。迄今为止常青义教的试点规模仍然较小,还需要摸索在更大范围内的推广经验。可以考虑在广西南宁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等推行常青义教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城市进行支教扩大试点,把全市的中小学以及师范院校都动员起来开展支教工作,也可以在退休教师的基础上面向退休的科技人员、医务人员、艺术家等学校需要的人才。取得面上的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感谢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提供相关资料)

  建议办理部门:教育部、民政部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