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了确保每一幼儿学前能入园受教育的要求。因为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日前的儿童即为国家将来的栋梁,好的幼儿教育是国家快速发展的保障。
但是,随着第三次生育高峰的到来,现有幼儿园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儿童入园的要求,中国幼儿园现状--- “入园难”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因其不在义务教育范畴,一方面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不少孩子特别是农村地区,是“无园可上”;而另一方面因缺乏有效监管,也带来收费混乱等问题,此外公立幼儿园难进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公立幼儿园为何如此难进?
目前,城市学前教育的普及基本不是问题,关键是公立幼儿园数量有限。有些地方虽名义上提出招收片内幼儿入园,但招生数量几乎达不到附近居住的适龄儿童的1/3,也就是说,在某小区生活的学前儿童,最多只有1/3能有机会进入公立幼儿园,其余2/3可想而知,通过各种渠道方便了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另外,由于公立幼儿园的师资水平较高且收费合理,家长都希望将自己的宝贝孩子送入公立幼儿园,这就导致了有条件的家庭想方设法(不惜重金,托关系)为孩子争取公立幼儿园的入学名额。
“上个公立幼儿园,真难!”多数家长称:一些私立幼儿园的高昂费用,让人望而却步;而公立幼儿园的招生名额稀缺,想挤进去实在太难。不能入园的家长虽有抱怨,但无计可施。
近几年来,由于公立幼儿园名额少报名人数多,也出现了提高学费的现象,在天津,公立幼儿园的费用一直在涨,从前两年的一个月几百元,到现在的一千几百元,幼儿的学费已远远超过了大学生的学费。
私立幼儿园的监管
由于公立幼儿园进不去,一些家长不得不考虑把孩子送入私立幼儿园。目前,一般的私立幼儿园打着双语教学的名号,将收费标准一再提高。在天津,中等的私立幼儿园的收费大约是2000元每月,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平均标准一般也不超过1万元,但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一年的学费却动辄一两万元。更有幼儿园增设“黄金班”,收费是普通班的2至3倍,如此高收费使得多数家庭难以担负,给老百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条件差一些的幼儿园也要1000元每月,可是多数家长反映,低价幼儿园硬件设施差,老师责任心较差,孩子容易生病。
而且,私立幼儿园说办就办,甚至在小区住宅楼里拉个条幅做广告就可以招来学生,没有专门的政府部门对其进行监管,有的私立幼儿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幼儿入园的问题,给年轻的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第一是入园难,入公立幼儿园就更难;第二是高昂的园费让家长难以担负,这一年龄段的家长,上有老,下有小,再加上如此多的园费,使不少年轻的家长成了肯老族;第三是私立幼儿园监管的力度不够,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安全状况担忧。
当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并行之有效时,入园的孩子数量明显下降,于是国家撤掉了大批的公立幼儿园,当生育高峰再次来临时,国家也应该相应的采取措施,来应对出现的问题。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公平享有幼儿教育的权利。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将来发展的栋梁。但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的非平等化,会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针对目前幼儿入园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 把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不管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高昂的费用让年轻家长难以担负,普通城镇家庭的月收入不过三四千元的水平,一个幼儿一个月下来仅学费就得一到两千,导致幼儿家长们整日为生活担忧,难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当中。
2.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增加投资,多方办学。
1) 对于城镇部分:①国家要统筹规划,加大政府投入,有计划的按照城市小区的建设布局配套建园,设立更多的公立幼儿园。②面向小区,也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扩大公办资源;在公办资源短缺的地区,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街道举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园,让普通民众的孩子能够“上得起”民办幼儿园;把小区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这些适龄儿童提供方便就近的普惠性服务。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以街道办幼儿园和社会力量的民办幼儿园为有益补充的良性格局。
2) 对于农村部分:①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应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示范幼儿园建设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②地方各级政府应该把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作为政绩考核的一个优先方向,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公用经费、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③通过独立建园、设分园、联合办园、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等方式,完善县、乡、村学前教育网络,让农村孩子能够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④政府对民办幼儿园要给予更多的扶持和资助,把他们办成公益、普惠的民办幼儿园,让农村的老百姓能够上得起、学得好。
3. 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重视学前教育儿童的安全问题。
1)校车问题:加大投入,多方筹资,加强培训,确保安全,拒绝超载,便民惠民。
2)收费问题:严格监管,充分调研,收费应公开化、合理化。
3)食品安全问题:安全、营养,价格合理,监管到位。
4)人员专业专职化:学龄前儿童从业人员要加强培训,专业化、专职化,杜绝体罚和伤害儿童的恶性事件,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