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朱永新代表:关于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建议

  案由: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高校总数超过90%的是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等院校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中央财政已经决定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尽管如此,由于地方高校数量庞大,地方政府财力有限,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地方高校得不到足够的经费支持。同时,因其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学术实力薄弱,面临着比中央部属大学更加复杂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加上在各种政策上也不如部属高校有利,因此近年来与部属高校的整体水平差距逐渐拉大,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

  1、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受教育经费短缺制约。从地方高校的经费收入来看,尽管地方高校的数量逐步增加,但经费收入却明显低于部属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等收入、捐集资收入等的比例更低,很多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也极少。为了保证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弥补经费的缺口,许多地方高校出现了“超前投资”、“无限制透支”的“寅吃卯粮”现象,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一些高校负债前行,举步维艰,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地方高校之间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地方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不仅提供资金保障、物质条件,而且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出客观需求,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水平和速度。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很大,高等教育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各省的大学毛入学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由于东部地区高校具有富庶的地方财政支持的优势,西部地区高校则拥有高校少、政策多的有利条件,造成了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校均拨款中存在着“中部塌陷”现象,使中西部省份的很多地方高校在发展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

  3、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下滑趋势。从99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以超常规的方式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作为规模扩张主力军的地方高校,主要精力则放在了筹措教育资源应付规模扩张上,对于大学内部活动产生的变化则无暇顾及。这几年一些地方大学发展中存在的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设施不齐、生源质量下降、教育质量下滑和学校负债累累的现象跟这种片面发展不无关系。

  本案建议:

  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推动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政府对地方大学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中央政府应在政策法规、财政投入、质量保障等方面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地方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地方大学进行宏观管理,解决地方大学的债务问题,保障对地方大学的经费投入,通过督导机构的督导和以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估手段,对地方大学进行监督。

  一、明确政府对地方大学的管理职责和权力。中央政府应在政策法规、财政投入、质量保障等方面为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地方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地方大学进行宏观管理,解决地方大学的债务问题,保障对地方大学的经费投入,通过督导机构的督导和以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估手段,对地方大学进行监督。

  二、进一步简政放权,促进地方高校自主办学。地方高校在自主办学的同时应进一步强化自律机制,真正成为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应积极鼓励市场机制对大学治理的合理介入,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各种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并使之参与到大学管理事务中来,可以尝试建立一些新型的股份制大学。建立和完善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独立的中介机构,使之成为政府与大学之间的“缓冲带”,为高校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3、鼓励地方高校创办特色学科,平等参与竞争。目前,在211高校中,地方高校数量较少,985高校的地方高校更是凤毛麟角。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应采取管办分离的体制,是国立大学、地方高校、民办高校出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特别是重点要有相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特色学科。  

  、鼓励地方高校创办特色学科,平等参与竞争。目前,在高校中,地方高校数量较少,高校的地方高校更是凤毛麟角。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应采取管办分离的体制,是国立大学、地方高校、民办高校出于公平竞争的环境中。特别是重点要有相对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特色学科。

  建议办理部门:财政部、教育部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