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科技医卫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彭志敏委员: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征地移民档案工作建设的建议

  案由:

  湖北省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移民建设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国调办征地[2010]57号)明确指出:南水北调征地移民档案工作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水北调建设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客观反映,是不可再生的宝贵历史资源。南水北调征地移民档案内容包括各建设项目、迁建、移民、实物淹没、扶持开发、生态保护等多方面载体历史记录,档案工作包括建设项目、移民等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数字化处理、馆库建设、提供利用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档案数量多,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所需资金投入多,历时时间长的特点。十堰市为加强南水北调移民和工程项目档案完整建档,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宗旨,采取调查研究、主动争取、积极协调、跟踪指导等方式,扎实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但此工作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移民档案未列入国家项目计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工程开始到全线展开,历时52年,由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档案资金未列入项目计划,至今国家未有给予分文投入。同时管理机制缺失,造成移民实物普查、登记、迁建、后靠、补偿等档案资料存在严重的不齐全、不完整,有的严重散失。

  二是工程项目档案未列入项目资金支持。根据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国务院〔2006〕471号文件)及国家关于大中型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规定,各工程建设项目应在竣工前通过档案验收。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档案内容包括补偿、迁建、复建、治理和生态保护档案,由于没有列入项目成本,很难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大多数移民和工程档案未随着工程进展而建档,势必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前档案验收。

  三是移民和项目档案现代化管理没有起步。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家南水北调办公室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及国家关于档案数字化实施办法等要求,规定南水北调移民、工程项目档案应实行纸质载体备份5份,并实行档案数字化处理异地异质备份。由于此项工作没有列入项目资金支持计划,目前,均处于未起步阶段。

  四是移民档案专库建设无法落实。按照有关规定,移民和项目产生的大量移民和项目档案需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实行专库管理。因档案专用库房未列入项目计划,无移民档案专库资金来源,直接影响日后移民项目档案的归属与流向。

  建议:

  根据实地调查统计,湖北十堰境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项目建设管理单位589家,移民57.7万人(一期和二期),复迁、迁建和处污项目等共计3007个,预计产生87万卷档案,按照每件档案做复制件5件,共为435万卷,需要投入资金3.5亿元。为了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档案齐全完整,档案管理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我们建议: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抓紧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档案和项目档案资金支持列入其项目计划。可采取分级负责和分期列入计划的办法进行。

  一是尽快解决移民和项目档案建档资金。比照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档案人平60元的政策,由中央财政支持,抢救性地解决迫在眉睫的档案资料收集、建档问题,保证正在形成的移民和项目档案得到规范管理。

  二是解决移民和项目档案数字化及管理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支持,各工程项目主管部门配合,有效开展档案数字化处理、档案保管、利用服务工作,实现档案共享共用。

  三是设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档案专库。由中央财政补助支持、地方政府分级承担的办法,解决在国家综合档案馆设立移民档案专库建设的问题。湖北省丹江口市、郧西县、武当山特区等淹没区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中西部县级档案馆建设规划,处于启动实施阶段,可在此基础上增加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档案专库建设资金计划,将南水北调移民档案专库与新档案馆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切实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征地移民档案的移交进馆和国家的顺利验收。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