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水军的产生及现状
网络水军是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人数众多。网络水军最早应用于网络公司之间的“暗战”,后来加入娱乐圈的炒作,之后,网络水军规模逐渐壮大,通过专门的网络公关公司和水军管理网站,他们不需要聚集在一起,也不需要彼此有联系,只需共同完成传播话题即可。
目前,网络水军主要分为了两类,第一类是正义召唤的自由水军(也称为零分党)。这类水军出于正义感的召唤,自发参与、自觉行动。第二类是各类组织的专用水军。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等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监督和控制,这类人也称为“网络评论员”和商业水军,为相关组织造势。
网络水军的人员组成有两种人,一种是原来各大门户网站或论坛的版主,他们转型后变成了职业网络推手(也称“网络推客”、“网络策划师”),致力于制造网络媒体事件、打造网络红人、推广新生产品,逐渐成为网络水军中的领军人物,他们在网络幕后,熟悉网络运作的潜规则,深知网络舆论的推控程序,以此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灰色产业模式。一种是普通网民,出于上网嗜好或有利可图,将回贴跟贴变成一种兼职工作,他们逐渐变成了底层的网络水工。
据调查,现在全国从事网络营销的公司有上千家,它们存在的形式包括传统公关公司、广告公司、网络公关公司、网站社区、发贴公司、项贴公司等,专门为企业提供创意、事件营销、病毒式营销、网络危机公关等服务。小的有4-5人,规模大的公司下面还包括几十家各种供应商。目前,全国各类从事社区营销的网络推手规模已达数百万人,网络水军已成规模化、商业化和产业化了。受雇于商业组织的网络水军逐渐规模化、公开化、集团利益化,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在网上发帖诬陷、攻击、毁谤其竞争对手,其行为已经开始触犯法律。这些水军的存在,已经不只是舆论的放大器,已然成为虚假舆论的编造者,影响网民对真相的认知。网络水军制造的案例涉及人物、社会事件、商业斗争。从2008的“‘封杀’王老吉营销策划方案”到猫扑的“虐猫女事件”再到“蒙牛陷害门”丑闻.可以说,“网络水军”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
二、网络水军造成危害的原因
当前的“网络水军”缺少规范性管理。一些网络水军被国外别有用心的机构操纵,不断在国内各大论坛发布和张贴攻击信息、造谣言论或挑拨语言,制造网民间的矛盾,进行不可告人的网络文化渗透。调查显示, 90.3%的网友担心,越来越多的网络炒作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主要原因如下:
1、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是爆炸型的。这不仅由与网民的数量有关,也与网民的构成有关。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截止2011年底,我国网民已超过5亿,其中10-39岁的网民占80%左右,这一年龄阶段的网民上网比较频繁,对于社会热点事件较为关注,并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易受网络“水军”的影响。
2、网络信息监管不易。因为网络媒体的信息量太大,网络媒体的监管不是以事前监控审查进行的,而多是以一种事后监控和补救的方式完成。由于网络水军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对某一主题进行大量回复并且在众多二级甚至三级论坛进行转载,事后的删帖并不能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也不能对损害结果进行彻底补救,相反,删帖行为本身反而会被“水军”利用,作为第二波宣传的口实,从某种程度上“证实”消息内容的真实性。
3、事后无从救济。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下,属于自诉情形的诽谤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换言之,被网络水军攻击的企业或其他组织如果想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的手段达成。但是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原告必须提出明确的被告才能提起诉讼,但是作为被告的发贴人却难于查找。因为我国现在实行服务器属地管理,企业作为民事个体在不同地域取得服务器相关信息十分困难,企业很难找出发帖人和跟帖人的真实情况。
4、规制的潜在风险。存在着对不法行为的规制和对言论自由保护的矛盾。网络水军的行为就是观点的表达,虽然这种观点是极端的、恶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上所有极端的、恶意的观点表达都是不法行为,网络作为社会基层民众表达自身观点和诉求的主要渠道,已经成为了言论自由的主要象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区分网民的正当表达行为和非法的网络公关行为,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加强对网络水军监管治理的建议
网络水军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是其背后利益的博弈,对它的治理应该由表及里,从其背后的利益和操纵公司入手。
1、加快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体系。对于网络公关行为进行规制,明确网民自由表达和违法公关行为的界限,对于后者设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考虑到我国目前缺乏专门的网络立法的现状,也应该尽快确定我国网络社会立法的方式,如在已有的法律当中增设新的涉及网络的条款(如:广告法、刑法、反对不正当竞争法等都需要增加有关的制裁依据。)、专门订立专门性法律法规或者以立法、司法解释的方式规定涉及网络的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保证对于涉及网络的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均有法可依,使当事人明确自身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2、提高政府公信力,塑造政府形象。摆正政府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公信力,扶持正义的网络水军。执行好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信息公开、发布和反馈制度,开僻民意反映通道,着重解决政府与公众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大政府信息网络,扩大规模和覆盖面,及时公布真实情况和事态动向。
3、区别对待各类网络水军,对当前的网络水军进行战略性引导,对其未来做战略性部署。
4、加强网站以及媒体的自律。保证主流新闻媒体的纯洁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提高媒介公信力。引导网站杜绝恶意炒作的行为,如发布公约表示绝不参与不良网络公关,同时提高技术防范能力。
5、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
(1)各网站论坛应加强监管。逐步实现实名制。
(2)对于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组织行为应该进行严厉处罚,对组织者进行处罚就等于切断了企业和水军的联系,也就可以从最大程度上遏制不法网络公关行为。
(3)对雇佣者进行处理。对雇佣者进行处理,减少和消除这种雇佣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切断网络“水军”的资金来源,从而消除“水军”的存在土壤。
(4)开展网站人员备案工作。
(5)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集中整治行动和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