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权力”
在总理这番话的引领下,近年来党中央严肃查处了一大批以权谋私的政府官员,在反腐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201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39621件,结案13948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6517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373人,其中不乏黄松有、王华元、陈绍基这样的政府高官,这彰显了党和政府严惩腐败的决心。
但是,以公谋私的现象依然存在,小到工作安排调动,大到职务升迁。
2010年11月23日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财政局的招聘丑闻被媒体曝光,宁德市副市长陈辉的女儿被量身招聘。事后陈辉承认利用手中的关系网为女儿量身定做了一张招聘启事。2011年8月山西长治“公考状元被刷”后经查实长治市人社局原副局长赵波收受他人贿赂,为行贿人子女开绿灯。这些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引起公众的强烈不满。虽然是少数人,但影响颇大,某些群众甚至滋生“仇官”心理。
目前某些政府官员将自己手中的公共权力视为自己的资源,为自己或亲戚朋友谋取利益,从而颠覆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离间党群关系,扰乱社会和谐。
网上很多人戏称现在是“拼爹”的时代,这充分道出了人民群众对不正当竞争的强烈不满。某些官员利用手中的‘资源’为其子女铺平前进的道路,致使孩子一出生就站在不同的人生起点上。
由此可见,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公共权力私有化问题亟待解决。
防止权力私有化,必须制定严格可行的方案:一、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建议中央政府统一设置官员的民意卡,允许每个公民对所在地区的官员进行评价打分,民意卡上的信息公开透明。官员选拔任用以及公务员的招聘必须公开:1.公开候选人员简历资料及其家庭背景情况2.候选人员必须在媒体的监督下公开让底层群众面试,回答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其任用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二、加强各级纪检部门的监督作用:将纪检部门的升迁、权限、财政等从地方政府、财政中独立出来统一中央管辖,让纪检部门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处理发现的问题,处理同级甚至是高级别的官员问题。三、加强信访局的作用:信访局实行“一把手不定期检查制”各级政府一把手必须每月抽出一定时间接待上访群众,及时解决所反映的问题。
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中,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并特别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那么防止某些政府官员把公共权力私有化、资源化,让其真正做到清正廉洁、爱民如子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