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2年专题 >> 2012年两会专题 >> 民进中央提案、大会发言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关于依法监督和管理网络舆情,防范社会危机的提案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论具有表达快捷、参与度高、涉及面广、超越常规媒体形式等特点,已成为新时期民间舆论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存在的负面舆论蔓延、炒作恶俗形象、假新闻混淆是非、网络水军“炮制”民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甚至引起了消极的社会效应,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面对现状,有关部门应对负面网络舆论的主要手段主要以删帖为主、辟谣为辅,但删帖容易导致网民的对立情绪,辟谣过于简单让人难以信服。同时,还存在信息公开不及时、应对舆论危机技巧不足、对网络舆论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为此,建议依法监督网络舆情,防范因此引起的社会危机。

  一、加强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络行为

  建议2000年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基础,尽快出台《互联网信息管理条例》。在条例中,首先要明确、清晰界定政府、网络运营商、网民三方的责任、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其次,确认互联网信息内容过滤的合法性,同时制定《互联网信息鉴定标准》,使网络信息内容过滤有规可循;第三,规定网络运营商在内容提供、服务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对故意制造和传播负面舆论信息的“网络公关公司”予以严厉打击,使恶意破坏网络环境者没有生存空间;第四,规范网络个人用户行为。界定并严惩肆意人身攻击、侵害人身权利的“人肉搜索”等行为;对个人用户采用“后台实名制”,在注重个人身份信息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实行个人用户真实信息登记制度。

  二、大力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建立自觉约束机制

  加强网络道德伦理规范建设,开展网络文明创建,树立良好网络道德风范,建立约束机制。在全社会进行互联网诚信与公德教育,倡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加强对网络版主、网络编辑等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引导,强化职业道德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大对违背社会伦理丑行的鞭挞力度,加强对以网络为媒介触犯法律的惩戒,营造良好的网络风气。延伸工作链条,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文化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活动。通过系列活动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素养,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保持网络的纯洁性。

  三、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建立网络舆情社会引导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家学者的作用,建立网络舆情社会引导机制。鼓励那些有坚定政治信念、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专家、学者、公务员投身网络评论,发出公正理性声音,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消除有碍社会和谐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编辑、论坛管理者、版主在论坛管理中的合力作用,开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网络应对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为网络评论的产生、交流、互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舆情环境。培植扶持一批不同领域的“意见领袖”,发挥他们的感召力量,引导不同意见进行理性讨论,正确汇聚社会共识。

  四、建立处理网络舆论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

  负面舆论是不可完全避免的,所以,必须建立起应对负面舆论的快速反应机制,才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负面舆论的消除和化解工作。网络舆论引导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要建立网络管理联动机制,使内容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做到一体化协同配合,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提出引导和管理意见;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专题研究,安排部署特定条件下媒体管理和信息沟通的机制。

  五、强化各方之间整体协同,营造社会舆论环境

  应配置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主流网站,强化其权威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功能,发挥网络舆论主渠道作用。大力扶持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门户网站,并加强协调,构建主流网站、门户网站在重大公共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宣传报道、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协同配合。发挥传统媒体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一些突出问题、热点问题,在传统媒体中集中解析回应,向网民反馈真实、透明信息,避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局部问题全局化、经济问题政治化,立体化多渠道展开舆论引导工作。

  六、强化技术保障,抓好重点环节管理

  网络监管部门和互联网相关行业与企业在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方面应加大投入,突出重点环节监控,更新技术手段,防止不良言论、虚假信息的传播与蔓延,确保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坚持对涉及公共利益的网络文化服务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完善网络文化服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网站登记备案、接入服务等基础资源管理,严格规范域名和IP地址管理,严格规范网络文化信息传播秩序,高度重视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网络新应用的规范引导。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