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乡村医改:关键在人才,核心在待遇

  “村医”,顾名思义,一群生活、工作在乡村里的医生。村医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民生之本,但在所有医疗服务领域,条件最艰苦的也是村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游离在编制之外,既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无人管理,一些偏远地区地方的村医甚至连养老保险也没有。

  随着中央媒体“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系列报道的逐步推进,这个曾被“边缘化”的群体渐渐被人们所熟知:每日穿梭于天堑危途巡诊路上的居马泰、身背透析袋依然坚守在卫生所出诊的李前锋、因为爱情来到乡村但没有因为爱情离开的钟晶……每一张面庞都坦诚质朴,每一个故事都平实动人。而乡村医生的生存环境和福利待遇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月3日上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姚爱兴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根源还是在基层。这两年随着医改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在强基层、建机制方面还做得不够。”阳光透过玻璃窗打在他的脸上,透出一丝忧虑。

  据姚爱兴委员介绍,宁夏地区去年增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033间,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也做到百分之百供应到村,设施建设已做足充分的保障。但基层医改的关键问题在于人,而人的关键问题在于待遇。人才跟不上,村医制度改革根本无法推行下去,一切相关制度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在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村医不退岗,大学生不进村”。近些年来,尽管宁夏地区施行“两补三定向”政策,每年针对农村培养1000名定向医生,但村医收入不稳定的现状很难让学子们心甘情愿地留在基层。此外,目前我国有许多村医是在超龄工作。由于养老没有基本保障,这些由“赤脚医生”转变身份的老人宁肯在岗位上硬顶着,也不愿退下来。他们的存在既顶占了“村医”的岗位,让新人无法就职,也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百姓看病就医。

  对此,姚爱兴委员提出完善立法、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机制等相关提案。姚爱兴委员表示:“完善村医的养老保险机制,既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退职颐养天年,对年轻人也是有吸引力的。”

  最后,姚爱兴委员告诉记者们,他希望村医的收入标准和养老补贴有一天会和村干部同酬计算,这也是他提案提出后所期待的目标。

(来源:光明网)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