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民进代表、委员风采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张志勇:高考投入体制决定资源配置
    3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接受齐鲁网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异地高考”确切地叫法应该是“外来务工子女在当地高考”,高考的投入体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考的资源配置和试卷的分值情况及难易程度。

  “什么叫‘异地高考’?现在我们不能再叫‘异地高考’,而应明确称为‘外来务工子女在当地高考’。”张志勇认为,“异地高考”是指在哪个城市都能考,想上哪考就去哪考,我们所提的不是这个概念,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外来务工子女在当地高考”。

  张志勇表示,我们目前不是解决一个离开户籍“我想去哪考就去哪考”的问题,而是要先着力解决当前在当地高考的实施问题,不能还没开始学会走路,就想着跑了。

  “在全国,我们山东是第一个宣布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这个政策的省份,我们会按照规定在2014年准备实施。”张志勇解释,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实现高考公平,山东的考生希望能够和北京的考生一样,在录取上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但是这些人都没有看到地区之间教育投入的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等,“即使是在美国,也不是到哪都能考”。

  张志勇分析,“归根结底,公平是一个理想,我们要追求一个最大程度的公平,各地的试卷和分值是不等值的,难易程度不同,分数自然就不等值;投入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资源配置。”

(责任编辑:王强)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