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李长安委员:关于把安全教育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的提案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并把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启动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计划。但是,由于没有把安全教育真正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必修课程,在升学压力巨大的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对安全教育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普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1、偏重于防止各类设施和校内外安全隐患对学生生命健康的损害,却忽视了对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许多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只是一个摆设,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甚至采取尽量减少学生户外活动的方式。

  2、没有统一的、系统性的教材,缺乏固定的、定量的课时要求。大多数学校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比较零散,没有系统性,不能达到培养中小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形成日常安全行为和提高自救自护能力的最终目标。

  3、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队伍。大多数学校没有安全教育的专职教师,授课教师同时承担其它学科教学任务,队伍不稳定,而且教师本身对教学也重视不够,专业培训不及时、不到位,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为了将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常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且还进行地震、火灾、自救等方面的演习。在日本,安全教育是小学生的必修课,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其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交通安全、家庭安全、地震逃生、受伤自救等,教育形式也非常灵活,老师不但在专门的安全教育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而且还注意在其他科目的教学及道德课和综合学习的教学中,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美国,学会使用灭火器、如何系好带安全、路途中的自我保护都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在英国,网络安全教育也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灾害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剧,危及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弱,受到意外伤害的概率更是大大增加,据研究部门公布的资料显示:安全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其中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避免。因此,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十分重要,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为此,建议:

  1、提高对安全寄语的认识。安全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

  2、将安全教育作为单独的学科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在现有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安全教育课在不同学段的最低课时,并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规定理论课与实践演练课的比例;将安全教育学科列为学校考试或考查的科目,以便于评估其教学质量和效果。

  3、组织专家编制统一的安全教育学科教材。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地震、溺水、火灾、雪灾、交通事故、拥挤踩踏、治安防范以及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食品、药品、网络等方面的安全问题,都应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按照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等各个学段分别设置教学内容;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组织力量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开发集文本内容、影像资料和体验活动于一体,趣味性较强,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教材。

  4、建立稳定的专业和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以现有的教师队伍为基础,选派有责任心、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专职从事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岗前专业培训、上岗考核和定期培训的方式,逐步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素质好、相对稳定的安全教育老师队伍;安全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应等同于其它必修课教师,还应加强相关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医疗卫生、交通、治安、消防等专业人员参与安全知识的日常教学和演练。

  5、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各中小学校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和教育督导检查之中,每年定期组织力量对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以达到有效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扎实开展的目的。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