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教育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张震宇委员:关于控制高考艺术生招生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提案

  据统计,近几年,虽然高考生源下降,但艺考持续升温,报考规模已占高考总规模的10%以上。2011年,北京电影学院报考人数约2万人,比上年增加5000人左右,中央戏剧学院所有院系本科招生网上报名已超过14000人,比去年多3000多人,就连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报名也增加了23.7%。而刚刚开始的2013年艺术高考山东省又一次爆满,考生人数在去年9万人的基础上增加了1万人,对于每年五、六十万高考人数的山东来说几乎是5比1了,学生家长与考生一窝蜂地参加艺考已经成为当下高考的一道不正常的景观。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课成绩要求低,考上相对容易,但就业困难 

  艺术专业的高考分数比普通高校录取分数低上一二百分,学了一个月的舞蹈,参加几个月的美术强化培训班,知道了一些应试技巧就可以参加考试,在艺考的低门槛、高诱惑下,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涌入各个艺术院校试上一试,外型俊朗者选择表演系,有文学功底者选择戏文系,考不上文理科,就来考唱歌,学不好数理化,就来学画画,也不管是否适合学习艺术,先考上再说,至于将来毕业有无就业可能,以后再说。然而,近几年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率低却是事实。 

  (二)艺考花费大,考生家庭负担较重 

  艺考成为部分家长投资的“无底洞”,这笔投入对大部分家长来说不是小数目,一般的文化课补习费花了1.5万元左右;专业课的集训花费约2万元;专业考试,仅报名费就近3000元;还有材料费、交通费、伙食费等花费。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是所有专业中最高的,一年的学费在1万-2万之间,加上生活费,4年的费用至少10万。若是美术、设计、摄影等专业,还要有额外的支出,这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得起的,部分考生和家长不惜变卖家当和花光积蓄,但是付出和回报不一定成正比的。 

  (三)突击学习应付考试,整体专业水平下滑 

  一部分高考类考生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觉得考大学没有希望,便从高二才开始学习画画,考取美术类院校。通过临时突击补习进入美术专业的学生通常基本功都很薄弱,进入大学学习后,会透露出很多缺陷,比如说专业素养缺乏、基础知识差,通过短期培训进入美术专业的学生和有深厚基本功、热爱美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给老师授课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更会影响整体水平。不仅仅对学生完成学业困难,更使得原本因为临阵磨枪而缺乏兴趣、不得已而考美术的学生们的就业受到严重影响,高不成低不就。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整体美术教育水平的下滑和后劲不足。 

  (四)部分高校盲目办艺术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低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收费高于其他专业,形成了许多高校的招生冲动。原来有艺术专业的不断增加招生数量,原来没有艺术专业的院校纷纷设置艺术专业,争抢招生带来的利益份额。在师资等办学条件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一窝蜂地上艺术专业,不顾质量敞开招生,通常大学老师需要至少博士以上学历,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才得以胜任,而普通高校或者一部分理工类高校的艺术老师只有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刚毕业通过短期的名校艺术培训就上岗。这种现状在很多大学都可以看得到,边教课边摸索经验,4年下来,高昂的学费带给这些艺考生只是略知皮毛、泛泛的学习,不管从专业技能还是艺术感觉,包括文化修养,至多是10年前中专生的水平。 

  二、建议 

  (一)录取艺术类考生时,提高考生的文化课分数,即文化课分数必须达到当地普通类考生80%,方可录取。 

  (二)舆论引导,应给予学生及其家长以正确的引导。 

  (三)严格审查各高校新办艺术类专业,对于盲目跟风,不符合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类大学,师资、硬件不合格的要坚决停办,避免浪费国家教育资源,误人子弟。 

  (四)对于艺术生的招生规模,教育部必须要进行总数的控制。虽然国家强调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但是实体经济才是立国之本,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的基础上的,国家目前最紧缺的是高级技术人才,而不是艺术人才。 

  (五)艺术教育检查工作坚决避免走形式,要遵循科学化、公开化原则,组成由艺术教育专家、艺术教育的领导者和教育管理部门成员组成的考评组定期进行检查。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