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文版 繁体版
首页 >> 民进专题 >> 2013年专题 >> 2013年两会专题 >> 建言献策 >> 科技医卫
站内搜索:
文字放大 文字缩小
石爱中委员:关于推行财经信息技术数据接口系列国家标准应用的提案

  一、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财务管理软件情况

  (一)目前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应用的软件种类繁多。

  目前国内各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财务、业务管理软件,有的是从市场上购买的成熟产品,有的是单位自行研制开发的,也有的是使用单位委托软件公司开发定制的。据不完全统计,应用面较广,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软件,考虑到版本问题至少有200多种之多。同一厂商开发的不同软件,甚至同一软件的不同版本,都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库平台和数据库结构,软件设计上也千差万别、自成体系。

  (二)财务管理数据难以被其他软件使用,会计信息难以交换共享。

  信息化给业务处理带来便捷的同时,由于信息无法交换共享造成了信息孤岛,同样的业务在各个软件之间的交换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财政、税务、统计、国资、银行、审计等监管部门利用数据开展监管工作成了奢望,能否获取真实准确的数据已经成为开展经济监督的瓶颈问题。

  获取数据必须针对不同软件、不同版本开发专门的数据采集转换接口程序,社会成本极其高昂。举例来说:据我们从标准检测认证机构了解的信息,某类财务软件目前通过国家标准认证的就有19家厂商,每个厂商一般有3个以上不同定位的产品线,所以至少是19×3=57种软件产品(由于存在专项和定点开发,实际应用的不同种类财务软件,至少是这个10倍)。这些软件分由不同厂商提供,一般每个软件每年升级一个版本,假设这个软件上市销售了5年就有先后5个版本,那么应当开发的接口程序就有57X5=285个。审计署的审计软件,在没有实施标准数据接口前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获取数据。即便如此,只要某软件一升级,原有的接口程序就不再适用,必须针对新版本软件的数据结构重新开发,造成了极高的开发成本。

  由于厂商在设计软件时,采用不同的数据库平台和数据库结构,甚至还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导致开发数据接口程序时就需要去分析每一个软件的数据结构,不光工作量大,在没有厂商配合的情况下很难保证采集的数据正确。

  二、目前财经信息技术数据接口系列国家标准制定与发布情况

  从2004年发布GB/T19581-2004开始,财经信息技术系列国家标准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体系,已经发布和将发布的标准如下:

  1、已经发布实施的标准

    (1)GB/T19581-2004《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

    (2)GB/T24589.1-2010《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第1部分:企业》;

    (3)GB/T24589.2-2010《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第2部分:行政事业单位》;

    (4)GB/T24589.3-2011《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第3部分:总预算会计》;

    (5)GB/T24589.4-2011《财经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第4部分:商业银行》。

  2、正在制定的标准

    (1)《财经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数据接口第1部分:公共基础数据》;

    (2)《财经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数据接口第2部分:采购数据》:

    (3)《财经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数据接口第3部分:销售数据》;

    (4)《财经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数据接口第4部分:库存数据》;

    (5)《财经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数据接口第5部分:资金数据》;

    (6)《财经信息技术企业资源计划软件数据接口第6部分:预算数据》。

   3、计划制定的标准

    (1)《财经信息技术社保数据接口》;

    (2)《财经信息技术投资建设项目数据》系列国家标准;

    (3)《财经信息技术石油行业数据》系列国家标准;

  三、使用标准数据接口的好处

  (一)使用统一的标准数据接口,避免了大量重复的开发,提高了社会效率。

  针对不同的财务软件,只需要开发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接口程序,就能采集到所需的数据。避免了必须针对每个软件和每个软件的版本开发接口程序的状况。以财务软件为例,其原理如图所示。(图片见附件)

  (二)对数据使用单位的好处。

    对于财政、税务、统计、国资、银行、审计等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只要开发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接口采集程序就解决了数据的采集与应用问题。

  (三)对企业和行政事业等软件使用单位的好处。

   一是避免了针对不同监督、管理部门的不同要求,必须提供专门的数据输出程序,有了一套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即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

  二是各单位在后续的工作中,因业务变化等种种原因需要更换软件时,在软件厂商不提供标准数据接口的情况,原软件的历史数据就无法导入到新软件中使用,造成了业务的中断。如果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数据输出接口,就可以将历史数据顺利导入到新的软件中。

  三是不管是业务软件应用单位还是使用标准数据的单位,都可以建立基于标准数据的数据仓库,满足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要求。

  四、执行标准的相关法律依据及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标准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预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财务会计报告,运用电子计算机储存、处理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和必要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文档,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情况,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200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1]88号),要求:“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具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数据接口”,“审计机关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标准的,可以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更换。”

  (二)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软件厂商支持不力。

  由于本系列标准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导致软件提供商支持不力,主要是没有提供全部产品的标准数据输出接口,定点开发的业务管理软件更是如此。

  2、软件使用单位对标准数据接口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重视。

  软件使用单位刚开始主要以满足业务要求为目标,没有考虑到数据的应用和历史数据分析,及其他相关部门对数据的需要。软件使用单位对标准应用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软件提供商提供标准接口的积极性。

  3、数据接口标准推广应用渠道不畅。

  尽管标准已经推出了有8年之久,但很多单位、很多部门并不知道该标准及其作用。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下发的信息化方面的文件中,没有明确列入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五、建议

  (一)财政部将符合国家标准,作为软件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前提条件,企事业单位要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软件。

 (二)国资监管部门制定计划,尽早完成所管辖企业使用软件的标准符合性改造。要求已经使用会计核算软件(包括ERP的会计核算部分)进行会计核算的企业,进行产品升级,以使其软件符合国家标准。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编信箱  
Copyright 1996 - 2006 www.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
京ICP备0502631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17823